试论如何提高审计公信力

10.10.2015  13:11

阳谷县审计局  邢华

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系统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内部经济监督机关,如何做到让社会各界对审计产生高度的信任,在现行体制机制下,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 什么是审计公信力

审计公信力是对审计行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审计行为的形象及其产生的社会信誉所形成的心理反映,就是外部对审计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审计公信力是审计文化外部影响力的核心。

二、 哪些因素制约审计机关公信力

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审计机关公信力不断提升,但是在现行体制机制下,社会各界仍然存在着对审计质疑的声音,引起这些质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目前审计体制是实行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人财物受同级政府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同级审计审同级财政的实际操作中,即便审计出问题,只要项目涉及同级政府领导所做的决策,后面的整改经常就很困难,人为因素难以避免。下审上难免给民众一种官官相护、形式主义的印象,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二是整改落实不到位。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抓好整改,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步骤,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注重发现和揭露问题而忽视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就很可能得不到解决,审计的目的就不能实现。雷声大雨点小,有反馈无落实,群众听不见“回声”,评价审计“没真事”。

三是透明度不高。很多地方审计机关存在关起门来搞审计的现象,审计公开制度不健全,审计成了群众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工作,审计审什么内容、审理依据有哪些,审计结果如何处理,一项项问题清单需要向公众拉个清单,晒晒太阳。

三、如何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公信力

一是加强基层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为保障审计监督权依法独立行使,将探索省级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统管后,省级以下的审计机关都将从政府序列“独立”出来,将直接减少行政对审计的干预,有利于审计机关更为公正客观地出具审计报告。

二是加强审计结果整改力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健全好跟踪检查机制,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督促单位主管部门逐一整改落实,对落实不到位的,追究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确实将审计整改结果落地。此外还要加强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审计、监察、财政、纪检等多部门协调配合,将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纳入到相关考核中。

三是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实行“阳光审计”。明确应当公开的内容,并加以量化、细化,编出公开清单。通过文件、会议、宣传栏、网络媒体等渠道,对不同密级的审计结果向相应群体进行公开,揭开审计的神秘面纱,让审计过程、审计结果成为公众看得见的事情。

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关键在于“”,重点在于“”。审计机关应强化责任感,增强自信心,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