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警务效能

06.02.2017  08:33

去年以来,诸城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科技优势,积极深化基础工作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以来,刑事警情 和治安警情同比分 别下降11.05% 、6.57% ,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0.3%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提升。    

创新“互联网+综治平台”,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主动融入市综治平台。诸城市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托覆盖全市的政务内网,研发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抢抓机遇,主动把公安警务大数据分析平台融入市综治平台,通过边界接入技术,实现平台间的对接融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进信息双轨流转。一方面,公安机关把内部掌控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醉驾毒驾等26类重点人员信息,以及110非警务警情上传至综治平台,分流到各部门、镇街(园区)、网格长进行处理。另一方面,网格长、网格信息员、社区民警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安全隐患、不安定因素等,通过“民情通”手机上传至综治平台,流转到公安机关处置,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互通、双轨流转。定期发布平安指数。公安机关根据辖区违法警情、消防警情、集访事件和实有人口管理自动生成平安指数,评估镇街、村居、小区的治安形势,划分为“优秀、良好、平稳、较差”四个等级,实行“蓝、黄、橙、红”四色预警,在综治平台中利用警情播报、微信等方式,分类指导镇街、社区等部门落实防控措施,提升了社会治安治理效能。    

创新“互联网+快速理赔”,优化交通事故处理机制。

搭建专业化快处平台。依托保险业综合服务平台,联合法院、物价局及全市23家保险公司,改造建成占地1200平米的诸城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对符合快赔快处的交通事故,市民将照片上传到“诸城交警微信平台”,并根据回复信息提示操作的方法进行处理,撤离事故现场并到服务中心办理后续事宜。落实标准化运行流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填写快速处理协议书,根据事故双方投保情况、在事故中承担责任以及损失情况,采取同责互赔、互碰互赔、全责赔偿等方式进行赔偿,定损后由保险公司在24小时内赔付到位。健全常态化理赔体系。当事人或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对事故有争议的,经服务中心驻点民警核实确有差错的,驻点民警根据调查核实后的事故情况,转入常规程序处理。    

创新“互联网+立体防控”,提升打击防范实效。

搭建物联网防盗平台。针对全市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案件高发实际,推广开展“移动卫士通”物联网防盗工程安装工作。自启动以来,共安装“移动卫士通”车辆防盗系统 1.4万余套,运用系统破获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案件38件,追回被盗摩托车、电动车42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3万余元。成立反信息诈骗中心。建立反信息诈骗联盟,联合通讯运营商和银行开展联防联控,向群众提供咨询、举报和劝阻服务,宣讲防诈骗知识和应对方法,提升群众防骗意识。深化“天网”工程建设应用。把“天网”工程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制定《诸城市视频监控建设三年规划》,健全“政府投资、社会自建、部门参与、财政买单”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视频监控探头安装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安装探头 6.3万余个,一二三类目标覆盖率均达到100% 。去年以来,利用视频侦查串并案件45串4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

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决赛
5月3日下午,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决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宁延学,市总工会副主席戚淑斌,团市委副书记孙华,市局巡视员张伟力,公安局
吴德生同志出席全市处置隧道重大交通事故综合救援应急演练
5月12日上午,市政府主办,市应急办牵头承办,公安局
户政处开展“户政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开展户政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进商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