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成立 帕金森患者可足不出户接受遥控治疗

06.01.2018  20:12

  1月6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正式成立,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郝红伟等为中心揭牌。

  中国山东网1月6日讯 (记者 周玉森)“医生,这个数值我感觉挺好,手做动作也挺利索”,1月6日上午,齐鲁医院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的屏幕前,远在泰安家中的帕金森症患者刘言芹在程控医师的远程调控下,解决了一段时间以来的手臂僵硬症状。

  65岁的刘言芹患帕金森症已经9年。去年5月,她在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这种治疗手段需要患者在术后不定期的接受专业程控医生的调控治疗,通过刺激参数与药物配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因帕金森病个体差异和疾病进展,术后参数调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对于刘言芹这样的外地患者来说,不定期的往返医院,除了行动不便,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

  为此,从去年开始,齐鲁医院联合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筹建山东首个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1月6日上午,中心正式成立,刘言芹等通过DBS治疗的患者也有幸成为首批受益人群。

  程控专家正在对外地的术后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现场的程控操作。

  据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介绍,近几年,随着医院的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患者接受DBS手术人数不断增多,术后调控治疗的跟进越来越重要。远程程控平台的建立,不但为患者节约了时间,避免了往返医院的劳累,也有助于医师对术后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细致全面的调控。

  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郝红伟告诉记者,此次成立的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平台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由程控医师通过远程程控平台与患者的手机及控制器相连。根据患者的主诉及视频连接展现的症状进行远程程控,从而完成调控治疗过程。

  李新钢表示,目前大多数DBS术后患者已经能够在医师的指导下实现远程调控治疗。下一步,齐鲁医院将把神经调控远程程控中心的调控覆盖网络下沉到省内更多地市区县,与当地医院或和卫生机构联动,给偏远地区的患者也带来治疗便利。

作者:周玉森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