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调查摸底开发区:无行政审批权 手续效率差

22.09.2014  11:08

 

      全市各开发区存在哪些不足?济南从企业角度进行调查摸底。日前,我市分别向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和180家区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最大,达66.1%。调查显示,有92%的企业反映开发区双回路供电、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另据了解,除外资审批外,我市所有开发区目前没有其他任何行政审批权限。

  【体制机制】

  无行政审批权办项目手续效率差

  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普遍缺乏必要的行政审批权限。据了解,除外资审批外,所有开发区都没有其他任何行政审批权限。在调查中,有65%的企业反映开发区无审批权和“一站式”服务功能,办项目手续仍需跑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审批效率差、时间长。而且,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行政审批部门也未对开发区下放和授权审批权限。

  而且,开发区还缺乏相应的行政区划管辖权。目前,全市开发区完全实行区办(镇、乡)合一的有两个、部分合一的一个,其余六家均没有相对独立的乡镇、街道、村的管辖管理权,这一现状也增加了征地拆迁、市政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等工作的协调难度。

  没有人事管理权,也是开发区面临的一个困境。据调查,多数县(市)区政府把开发区作为政府直属的政府部门来对待。各开发区均无科级以上任免权,具有科级以下(含科级)任免权的有三家,具有一般人员任免权的有一家,无任何任免权的多达五家。这也使一些开发区人员调配性差,没有竞争激励机制,不利于吸引人才和调动人员积极性。

  【行政审批】

  项目从立项到开建最长耗时两年

  行政审批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问卷调查中,反映比较集中的是项目建设手续的问题。其中,有70%的企业反映立项、规划、土地、建设、环评等手续繁杂、环节多、收费多、耗时长,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平均用时180天,最长的达730天。这严重影响了项目落地进度,常常导致项目错过最佳发展期,或项目转移到外地投资。

  在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有76%的企业反映开发区缺少直接为企业“一站式”办事的机构和职能,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对上、对外协调和报批,在企业和县(市)区以及市直部门之间当“二传手”,大大影响办事效率和效果。有49%的企业反映:行政审批流程设计不合理,重复要材料,前后关系不明确,互相推诿,审批部门缺乏对企业的事前通知和指导,普遍存在“一个文件,企业跑多次”的现象;有些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业务水平不高,缺乏服务主动性。

  【基础设施】

  缺少员工宿舍和班车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在调查中,有不少企业反映开发区的市政设施和公共管理落后。其中,有67%的企业反映开发区普遍存在道路不平、交通不便、路灯少、卫生差的问题。而且,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低、价格高的现象也存在。调查中,企业对开发区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仅为37.2%。有92%的企业反映双回路供电、污水管网、供暖管网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不仅如此,还有67%的企业反映开发区停电、停气等现象时有发生,常常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在全市的开发区中,缺少双回路供电的有2家,缺少污水处理系统的有1家,缺少供暖管网的有3家,缺少一级宽带出口的有6家,缺少垃圾处理站的有4家。这些问题造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一些新项目甚至因此无法上马。

在调查中,有87%的企业反映开发区缺少员工宿舍和上下班班车。除两个开发区正在建公租房外,其余均未有也未要建集体宿舍和公寓;所有开发区均没有专门的职工上、下班班车。有54%的企业反映开发区缺少基本的商业、银行、医院等常用生活服务设施。有48%的企业反映职工子女上学难、落户难,学校、培训等资源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引进人才和招工。

  【优惠政策】

  超过六成企业反映优惠政策不透明

  我市各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曾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入驻。据调查,多达85%的企业选择“优惠政策”作为吸引其在开发区投资的首要因素。但是,有70%的企业反映,优惠政策存在透明度不高、引导不够等问题。有61%的企业感到优惠政策单一,不能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时政策落实不及时,存在“只承诺,不兑现”或兑现慢的现象。而且,目前全市开发区均无相应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机制。有34%的企业反映,开发区缺乏对中高层次人才、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在落户、子女上学、就医及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使企业招聘中高端人才、熟练技工困难。

  另外,开发区还存在招商力量薄弱、能力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全市开发区的招商人员总共只有58人,九个开发区中有两家没有独立的招商机构。只有一家开发区有明确的招商激励和奖励政策,其余开发区均无。在产业招商上,同类竞争和产业趋同现象明显,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龙头企业较少。去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引进外资为零。

  【我市针对“问题”开“药方”】凡能下放开发区的管理权限将一律下放

  从对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和180家区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企业和园区反映最集中的就是体制机制和服务、环境问题,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仍需较长时间。在加快审批效率方面,有不少他山之石可借鉴:在天津滨海新区,所有必要的审批都被集中到了一起,“109个章变成了一枚章”;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办理所有建设手续仅需一个月……

  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为了加快开发区跨越发展,济南将进一步清理现有审批事项。凡是能下放开发区的管理权限将一律下放,凡是能取消的审批事项、程序一律取消,凡是能够后置审批的事项不设前置审批,凡进入并联审批的事项必须同时受理、同时推进,不得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在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我市还将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等方式,为企业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检查让企业“等”的环节,搞清楚原因究竟是什么,对工作消极懈怠、甚至恶意卡扣、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依法严肃惩处。

  政府投资,是多数开发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加快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方面,济南将转变政府投资“独唱”的局面,采取多渠道、多方式融资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开发区建设。把政府资金的“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把市场不愿啃的“硬骨头”啃下来,把社会解决不了的“瓶颈”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