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节用裕民

13.04.2017  10:20

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厉行节约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等规定精神,积极创新机制、完善措施,严格把好“五个关口”,一般性支出得到大幅压减,民生等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更好保障。

一、严把预算源头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预算安排是资金管理的龙头。为切实把好资金出口,在编制2017年年度预算时,山东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将厉行节约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省级部门统一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压减机关运行等一般性支出,机关运行经费明显下降。二是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境)费、公车购置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预算,2017年预算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99亿元,连续第四年下降,年均降幅达到10.28%。三是大力压缩办公业务用房维修改造经费,2017年只安排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实施的改造项目,对一般性维修改造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预算规模比上年下降64.7%。

二、严把预算执行关,增强预算刚性约束。 针对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全方位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促进经费规范合理使用,从根本上避免资金浪费、闲置等问题发生。一是围绕消除“隐性”消费和违规支出,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提高支付透明度。2016年,山东省级公务卡结算规模达到4.77亿元,比上年增长5.49%,现金支出规模下降23.85%。二是围绕强化经费拨付管理,在全国率先开发使用财政集中支付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对部门单位超预算限额使用“三公”经费的,系统实行自动预警和阻止。三是围绕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调整,除因工作特殊需要并已履行规定程序外,一律不予调增,对“三公”经费财政拨款结余结转部分,年底统一收回财政,不再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严把制度建设关,构建节约长效机制。 将制度建设作为推进厉行节约的“先手棋”,建立起“1+10+3”的管理制度体系,织牢织密资金安全防护网,推动实现厉行节约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1”,即以山东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从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10”,即出台的会议、差旅、住宿、培训、出国(境)、外宾接待、出国培训、物业管理等10项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项经费的列支标准、开支范围、资金来源、管理监督等,为资金规范高效使用提供了制度遵循。“3”,即针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先后三次下发文件,对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等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坚决堵塞资金管理漏洞,构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四、严把外部监督关,保障资金安全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工作,出台了山东省预算公开实施方案,确定了政府预决算、民生政策、专项资金等10个方面的公开事项,对全面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作出统一部署。要求山东省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公开主体责任,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并在山东省财政厅门户网站开设预决算公开平台,将资金置于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三公”经费开支情况、津补贴发放情况等社会关注热点,组织开展多次专项治理,督促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大监督检查结果应用力度,建立预算安排与经费管理挂钩机制,对审计、财政监督检查发现违规使用“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的,下年度按一定比例适当核减相关部门经费预算,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加强管理、厉行节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严把资金使用关,将节省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节约和腾出来的财政资金集中用于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保障等重点项目支出。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完成6904亿元,所占比重达到7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7年,进一步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力度,各项民生重点支出得到更好保障。比如,为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同时要求各项涉农资金拿出不少于20%的比例用于扶贫,确保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支持工业“去产能”,多渠道筹集60多亿元,对企业职工安置等进行补助,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清理规范力度,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由2011年的110项压减到11项,其中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政府性基金由24项减少到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