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足迹 看变化》之三:孔子亲民 红嫂连心

29.11.2014  15:13

    学者杨朝明——

  把儒学理论还给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斯而已乎”……   11月26日晚,山东曲阜“圣贤之光”——《论语》咏诵会,伴随着《圣贤之光》的咏诵拉开序幕,来自曲阜各行业的群众代表2000余人齐声诵读《论语》,首次以诵读这一形式对《论语》进行解读和传播。   当晚,从全市各领域涌现出来的100名“孔子故里百佳书香门第”、500名“曲阜好人”、1000名“曲阜新乡贤”“十佳儒学讲师”“十佳儒商”代表被予以表彰,将曲阜“百姓儒学”活动推向了高潮。   去年11月26日,在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展览前,习近平总书记拿起《孔子家语通解》,刚放下这本,又指着杨朝明的另一部著作《论语诠解》,向身旁陪同参观的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这两本书送给我吧,我要仔细看看。”   “今年,这两本书再版多次,依旧供不应求。我自己手里多余的一本都没有了。”杨朝明说。   11月26日,记者来到孔子研究院。杨朝明坦言,这一年的心情忐忑与喜悦兼具:“品味总书记这一做法,更像是在释放一种信号,告诉我们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阅读’孔子。”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去年此时,习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提出殷切期望。   当记者再次回到这里采访时发现,学者们自觉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让“高高在上”的儒学理论更浅显易懂,让“纸上经纶”更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   为什么要重读孔子?杨朝明的理解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因缺少对孔子的了解,对儒学思想存在刻板成见,认为是落后、封建、保守的。重回经典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从中寻找民族精神的根源,进而指导今天的实践。   9月28日,经国家汉办批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孔子研究院揭牌,在孔子故里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触摸儒学真谛的窗口。   阿尔巴尼亚电视台造访研究院,当中西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发生碰撞时,很多学说理论在通过翻译转述后意境全无,恰恰是“体验”,让老外也能搞懂“之乎者也”。   具象化的儒家文化展示方式引领了更踏实和更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步调。“如今,我们再选科研课题时不再一味求大、求深,而是求真、务实。著书立说时也开始规避弯弯绕似的学者论调。”杨朝明说。   今年,孔子研究院申请立项了“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研究”“世界书院研究”等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写出版了《正本清源说孔子》《问学孔子家语》两部新书,并同步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展开推广;与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新加坡儒学新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数十次,儒学研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民间讲师金辉——   把传统道德讲给百姓   10月31日,曲阜小雪街道武家村的扩音喇叭传来村干部的通知:“今天城里的儒学专家要来给大家伙儿讲课,村民们赶快到小广场集合!”   这一天,是武家村第四次“孔子学堂”开讲的日子,来自曲阜国学中心的王自超院长给村民带来“如何教育孩子”的课程。   “刚开始怕村民们不愿意听,心里有些顾虑。”王自超说,“讲两次之后就好了,多讲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故事,他们还是很欢迎我们的。”在王自超讲课期间,绝大多数的村民都听到了最后。其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听了王老师的课之后才知道原来教育孩子还得多引导,下次他还要再来听。   在孔子故里曲阜,儒学下乡工程正在推进。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普及到最基层,曲阜将逐步为下辖的405个村庄每村建立一座“孔子学堂”,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并配套推行“一村一座儒学书屋、一村一台儒学新剧、一家一箴儒学家训”;讲师是一批以精通儒学经典的专家、教师、乡贤组成的讲师团,学生则是千千万万的农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回忆习总书记去年在座谈会上的上述鼓励和要求,曲阜儒源文化体验基地校长金辉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信心。”   一年来,金辉道德巡讲的足迹遍布全国,在浙江永康、山西朔州、四川广安、广东东莞、福建福州、海南三亚等50多个城市开展公益讲堂;针对幼儿、中小学生到大学生开展国学礼仪教育、个人品德教育;针对父母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报告会,弘扬家庭美德;针对企事业单位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为政之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专门成立的“金辉讲师团”至今已举办1000余场讲座,惠及30万人次。   金辉讲课不讲大道理,说的是身边事,讲的是百姓理。比起用声情并茂的演讲换听众一把把的眼泪,她更希望听者能够经常扪心自问,改变自己从思想到行为的陋习。   眼看着身上贴着“成功人士”标签的学员,从大手大脚花钱到创立爱心基金,从高高在上对员工吆五喝六到放下身姿做义工,从拿工作当挡箭牌,逃避对家庭的责任到悉心照顾妻子和孩子……一堂课对人产生的变化,金辉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仔细想来,金辉把这归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道德的力量。   “传统文化可以改变周围的人,可以引导社会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金辉表示,“过去,我们讲课多是围着企业家、政府官员转,现在我们把受众锁定在普通百姓身上。”   “红嫂”后人于爱梅——   把英雄故事搬上银幕   11月25日,记者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在朱村抗日战争革命纪念馆,村支书王济钦回忆起去年同日那永生难忘的一刻。在《沭河的歌声》展板前,王济钦用淳朴的嗓音给习总书记唱起了这首歌。“当时把调起高了,但总书记给我鼓掌了,到现在想起还很感动。”   他告诉记者,在视察期间,总书记详细询问了谷牧、铁瑛、白涛、张云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朱村战斗和工作的情况:“总书记对我们这个纪念馆很认可,没想到我们一个村子能把红色基地办得这么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眼下,朱村还在对纪念馆进行提升。10月份,双拥共建主题馆开馆,而乡村影院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通过影视手段展示沂蒙精神。   “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这一年同样闲不住。   最近半年来,于爱梅忙活着电影《沂蒙红嫂》的筹拍工作。这部电影也是作为明年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片。   除了拍摄电影,她还不间断地讲课、作报告,《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的主题报告感动了无数人。这一年来,她已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200余场。   “最令我难忘的是,习总书记提到,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于爱梅说,“作为沂蒙母亲的后人,如何传承好沂蒙精神,传承好红色文化,我觉得担子很重。”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不只于爱梅在行动。今年4月26日,沂蒙革命纪念馆落成,成了传承老区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自开馆以来,沂蒙革命纪念馆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已吸引了210万人次参观学习。举办了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研究提炼沂蒙精神的实质内涵: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鱼水情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弘扬沂蒙精神?临沂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硕果给出了答案。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今年以来,临沂实施“结亲连心”为主题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市8.1万名干部与284.8万户群众结成了亲戚,累计解决反馈群众诉求10.1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