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跟风考证证书含金量不高“考证热”降温了吗

21.01.2015  11:13

  20年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最多时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证,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7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资格一律取消。新政出台,有没有给大学和社会上的“考证热”一个大冰桶、降降温呢?

  有总比没有强

  去年11月,山东青岛大学文学院的张敏为了准备企业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在自习室奋战了一个月。为了考证,只要不上课,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自习室,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时候,即使是专业课,她也会窝在角落里,认真备考。

  张敏说,如今她又开始备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获得的和正在准备考的证有6项,“大一刚进来就要准备考证了,英语四六级、普通话是大家都要考的,再往后还有很多人会考跟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证,比如教师资格证、导游证、秘书证等。”

  在张敏的同学中,像她一样有这些想法的不在少数。不少学生坦言,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也不知道哪些证有用哪些证没用,就觉得有总比没有强。他们坦言,即使再取消一些职业资格认证,也不会让大家考证的热情减退,因为学校里面已经形成一种氛围,考证就像是政治公共课或者期末考试,成了大学生的必经之路。

  “虽然取消了认定资格,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考证仍是通往社会的多一种选择。”辅导员王老师介绍。校园里,在自习室里看书的同学中,除了考研的,剩下大部分就是考证的,“万一能用上”成为许多考证族的理由。不少学生在考证问题上有些盲目,“有些证书用处不大,跟风考证的学生不少,这样毫无目的地搭上自己的时间、精力,换来几本也许自己根本用不着的证书,实在是有些浪费。”

  不仅在校园,上班族中的“考证热”热度也是一路走高。“就想要个证,让自己增增值。”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凯这样说,她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初衷,就是因为整个社会知识更新流动速度快,自己经常会有一种职业焦虑感,担心原有的知识储备老化,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节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