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少年辍学照顾患癌父亲 挣钱想给父亲肝移植

29.06.2016  00:06
  

父亲高烧不退,贾圣超为父亲擦身降温后,不停安慰父亲。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齐鲁晚报6月27日讯(记者 李凤仪)24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贾圣超父亲所在的医院———单县中心医院,在消化科一区病房内,17岁的少年正在细心地为父亲贾海勃擦拭腿部和双脚。他的脸上,有着同龄人少见的成熟。

  他偷偷说,“别让我爸爸知道他的病情,我一直瞒着说是炎症。”避开了父亲,贾圣超在医院走廊里道出了自己的经历。“我住在单县终兴镇郭堂村,妈妈在我八岁时离家,九岁时我最后一次见妈妈,如今也不知道她在哪里。”父亲一人抚养姐弟二人,本身身体不好,还要在建筑队干重体力活。“从小就想着长大后报答父亲,可没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2013年12月19日,贾海勃检查出患原发性肝癌,那年贾圣超14岁,正在读初一,他唯一的姐姐已出嫁且处于怀孕期间。

  当时, 医生给出了两种方案,一是肝移植,一是化疗,前者需要 60万元巨资,显然不实际。贾圣超选择给父亲做化疗,并且辍学全程照顾。

  24日,在医院里照顾贾海勃的还有贾圣超的姐姐贾艳丽,24岁的她抱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守着已经几乎不能发声的父亲。“我的弟弟从小就懂事得很,别的孩子像他这么大年龄只知道玩,而我的弟弟已经能自己挣钱为家里分忧,这也是被生活逼的。”说到这里,贾艳丽眼眶红了。

  郭堂村村主任姜建军说,贾圣超和贾海勃在村里话不多就是普通农民,生病后这一家就陷入了困境。

  好消息却变噩耗

  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父亲病重后,贾圣超曾开过小吃店,后来生意不好就外出打工。2016年4月份,他怀揣几百元孤身到上海闯荡,想挣到给父亲做肝移植的钱。几经奔波,找到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苦活累活脏活总是抢着干。

  6月10日全体员工发工资,老板把贾圣超提升为服务员领班,并且给了他300元奖金。“6月13日的时候,我把好消息告诉姐姐,没想到姐姐哭着对我说父亲病危。”孝顺的贾圣超立刻跟老板请了假。

  贾圣超说,“自己路上一直在哭,但是看到爸爸的那一刻我没有哭,怕他担心我。”半个月来,贾圣超日夜在医院照顾爸爸,工资花费一空,借的钱也花光了,看到监视器和保肝药物因为药费不足而撤销, 父亲的疼痛和高烧不退,贾圣超心急如焚。

  追寻最后一丝希望

  贾海勃的主治医师说,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肝脏上的肿瘤块破裂,癌细胞已经扩散。 现在腹部肿胀,里面全是血和水,而且一直高烧不退,浑身疼痛。

  “现在一天3000元的流水开支, 家里借的钱已经花光了,医院把保肝的药物取消了。 深夜我试着用微博、微信向社会求助,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我不想失去爸爸,不想做没有家的孩子。”贾圣超哭着说, 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开而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