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邹城传承孟子思想 绵延邹鲁文化

30.07.2015  18:50

 

  7月21日,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在孟府举行了“束脩”礼仪式和传统剧目《断机教子》演出。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传统文化首善之区,近几年,“孟子之乡”邹城以规划建设文化示范区为抓手,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亮点纷呈。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邹城市按照文化工作总体要求,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积极有效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邹城市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和传承。据统计,全市现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8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挖掘整理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10个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1002项。将全市传统村落纳入整体保护,同时重视塑造城镇文化特色,建立种类齐全、历史延续完整的古地名档案。

  邹城市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常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进军营和进企业“六进”活动和两孟景区实景展演。

   开展孟子文献研究 宣传普及邹鲁文化

  积极挖掘整理、搜集汇编古今中外的孟子及儒学文献资料,研究提升以孟子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成立了孟子研究院和学术委员会,先后举办召开“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高端对话”、“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启动了《孟府档案》、《孟子文献集成》编纂出版工作;开展了古城区历史文化记忆发掘研究,聘请浙江大学团队,对古城原貌、历史建筑、家族文化等,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着重做好与邹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关联研究,提练城市精神,讲好邹城故事。

  按照山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在邹城市图书馆内规划设立了尼山书院(孟子书院),在镇街和村居规划设立“孟子学堂”,开讲孟子公开课,举办邹鲁文化、教子有方、公民道德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我爱读孟子”、“孟子修学游”等系列活动。目前孟子公开课已举办40余期,听众超过万余人次。开展“孟子文化双进”大型主题活动,让孟子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免费走进文化景区,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邹鲁礼乐传四方 “孟子乡音”暖人心

  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组织了一批当地学者,确定了研究挖掘、活态演绎邹鲁礼乐的思路,依据《四库全书》、《古代邹城地方志》、《三迁志》、《重撰三迁志》等古书典籍对古代礼乐的点滴记载,对古代礼乐文化中的各种礼(开笔礼、成人礼、儒家婚礼、祭礼、乡射礼等)以及金声玉振的古代器乐、历代各种礼的乐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恢复。结合全国各地业已开发的明代、唐代礼乐,最后确定整理恢复宋代祭孟的全部乐章;相继整理恢复了古代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各种礼仪(责任)的演绎。

  2014年邹城市文广新局面向全国征集邹城市历史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的戏曲《断机教子》、渔鼓《三迁择邻》等优秀作品在景区、在城乡以渔鼓、小戏曲等多种形式进行展演,传统剧目使群众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和感染。另外,邹城每年市财政为惠民演出列支300万预算,政府购买服务,每年列支专项资金,选择100个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进行优化提升;公开招标“送戏下乡”,选拔出优秀文艺演出队伍在部分景区、村居文化广场等开展1000场文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