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让传统文化深入百姓生活

05.05.2015  11:51

  4月28日,中华母亲节推进大会暨201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惠民演出在山东省邹城市体育馆举行。当晚,邹鲁礼乐团以一男一女两个孩童成长故事为线索,在编钟、编磬、古筝、古琴等古典乐器的现场演奏中,依次呈现了开笔礼、成人礼、传统婚礼以及乡射礼等传统礼仪。

  “停!停!给你手里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这个时候要有音乐跟进。”4月27日,邹鲁礼乐团排演现场,向来以“老好人”形象示人的米怀志发了脾气,随后,他降低了音量,放缓了语速,“先把道具拿下来,我再说一遍……”

  “他是想把最精致的演出呈现给观众。”邹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平介绍,为准备此次演出,从4月24日开始,邹鲁礼乐团的演员每天从早上7点排练到晚上12点。

  米怀志是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2014年,邹城召开“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研讨会”,不少文化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其实是“礼乐文明”,并建议应尽快挖掘、恢复邹鲁地区传承的“礼乐文化”。会后,米怀志开始联络本地文化学者,挖掘、整理古时邹鲁地区各类礼仪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现代演艺方式,推出大型礼乐文化剧《礼乐邹鲁》。当年冬至,《礼乐邹鲁》在邹城市钢山剧院首演,后又经山东省旅游局推介,代表山东省旅游形象到江浙地区巡演,赢得业内赞赏。

  “在文化学者的帮助下,借助社会力量恢复和挖掘邹鲁礼乐文化,然后再向外推介。”在李平看来,这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深入百姓生活的有益探索。

  为了考证相关史实,《礼乐邹鲁》艺术顾问董伟购买了文渊阁版本的《四库全书》,并与6名民间文化学者,共同整理“邹鲁礼乐”。“汉代礼乐最为辉煌,但未达到高峰;唐代结合了胡乐,开放性较强;而在宋代首次祭孟,其礼乐最具代表性。”董伟说。

  董伟等人翻遍《三迁志》、《邹县志》、《孟府档案》和《四库全书》中关于邹鲁地区的文化记载,终于挖掘整理出宋代政和七年历史上首次祭孟的全套雅乐及四佾舞图文。

  “我们借鉴本地出土的历代乐器实物,重新仿制古代乐器,并按照典籍记载制作服装,力求最真实的还原。”米怀志说。

  去年高考结束后,孟子涵和袁昕宇到邹城孟庙孟府参加“冠礼”和“笄礼”等成人礼仪式。“礼乐仪文一直是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学习‘礼’与成人是不可割裂的关系。”米怀志认为,“通过一种庄严的仪式宣告人生进入某个阶段,由此教化民众,提醒他们要担负起这个阶段的人生责任。”

  米怀志表示,成立邹鲁礼乐团、创排礼乐文化剧《礼乐邹鲁》就是为了挖掘并推出面向大众的古代礼乐,这不仅能起到礼仪教化的作用,还能让传统文化走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