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深化优质服务 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全面升级

09.12.2016  12:34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邹平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于4月份全面投入使用;总投资1.62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暨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10月底正式奠基动工;总投资629万元的青阳镇卫生院门诊病房楼也已投入使用。硬件设施建设任务的不断完成,大大提升了全县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环境。

  二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今年,全县招聘24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14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开遴选18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才保障;选派8名临床医师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00名乡村医生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同时,为了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县卫生计生部门依托上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龙头作用,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县医院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产科、儿科、肿瘤科等6个科室,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2个科室成功创建为“滨州市医学领先学科”,县医院急救中心荣获全市急救技能大赛总分第一名,县中心医院荣获全市“5.12”护理技能大赛第二名。

  三是深入开展县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做好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工作,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乡镇)的就医格局。在全县成立护理、病案管理、放射诊疗等10个县级专业质控中心,举办学术讲座4次、检查督导活动2次,有力带动了全县各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扎实开展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核心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集中心卫生院被推荐上报为省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候选单位。

   适应新常态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变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自《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培训与部署,扎实稳妥落实好“全面两孩”政策,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理一孩二孩生育服务手册7428人,批办三孩生育证244人。

  积极构建打击“两非”工作高层推进机制,建立了主要领导督查推进、预警约谈制度。坚持多举措寻找“两非”案源,高频率对B超、终止妊娠手术、出生实名登记等情况进行暗访。实行县、镇、村“三加强联访”责任制和“两非”案件指标制,将整治“两非”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考核权重。坚持高频次督查活动,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个体药店开展全面普查3次。

  积极开展省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示范站。投资50余万余安装药具自动发放机65台、投资18万元在858个村重新配备了药具展示橱、服务箱,全县药具使用率、发放率、月随访率、知情选择率均达100%。

  继续开展孕优项目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技术服务规范,实现孕优信息录入及时准确,早孕及妊娠结局跟踪随访及时到位。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健全完善服务体系,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积极为群众开展检查环情、孕情、生殖疾病等综合性生殖健康服务,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目前,全县共免费婚检6700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79万人,出生缺陷监测  8700人,产前筛查6675人,免费为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0万人次。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