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宇再创佳作 《大秧歌》重返胶东

22.10.2015  10:24
红色大剧《大秧歌》播出倒计时之际,电视剧“收视神话”、著名导演郭靖宇率剧组部分主创人员10月21日重回拍摄地山东海阳,重温胶东红色历史。

   鲁网10月22日海阳讯 (记者赵卫东)红色大剧《大秧歌》播出倒计时之际,电视剧“收视神话”、著名导演郭靖宇率剧组部分主创人员10月21日重回拍摄地山东海阳,重温胶东红色历史。

   故地重游:琵琶岛上星光熠熠

  上午9时,随着秧歌锣鼓的开场,《大秧歌》总导演郭靖宇、制片人钱晓鸿、原著及编剧夏仁胜、主要演员杨志刚、刘芊含、王绘春、赵恒煊、马赫、信鹏等来到琵琶岛影视基地参加新剧宣传推广活动,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为新剧开播预热。会上,海阳市代市长刘宏涛致辞;郭靖宇导演、山东影视集团晋亮总经理分别就电视剧《大秧歌》的筹划、拍摄、制作、播出等方面作了说明;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延林同志就胶东红色文化结合该剧的拍摄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胶东是中国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区域之一,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先后建立起胶东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县委、首届胶东特委,创立了与陕北刘志丹的陕甘游击队并肩而立的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在这里,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成立了胶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人民先后把50万优秀儿女送进党的队伍,有7.6万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有280万民工参加支前。从胶东地区发展起来的武装力量,先后组建起4个集团军,其中有3个至今仍在建制。《大秧歌》将历史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及地雷战、为党中央密送13万两黄金、粉碎美军登陆阴谋、运兵7万渡海北上东北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成功搬上荧屏,书写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革命传奇。

  活动气氛始终轻松且热烈,该剧演员刘智扬现场演唱电视剧主题曲之后,杨志刚等演员与海阳秧歌的队互动表演更是引发了台下的阵阵笑声。

  最后,出席嘉宾向老战士、老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赠书。

  从现场播放的电视剧片花看,《大秧歌》继承了郭氏红色系列的大气磅礴和跌宕起伏的一贯风格,结合其两亿元人民币的大手笔制作,记者观点:该剧必将继《红娘子》、《打狗棍》等热播剧之后延续郭氏神话,再创收视佳绩!

   签名售书:场面火爆欲罢不能

  11点,剧组主创人员郭靖宇、夏仁胜、杨志刚、刘芊含、王绘春、赵恒煊、刘智扬、信鹏驱车来到海阳市新华书店举行电视剧同名小说签名售书活动。胶东人的热情果然名不虚传,一行人尚未到场,现场已经聚集了大批的果粉、钢丝,郭导介绍主创人员时的诙谐风趣,立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记者看到:粉丝中年轻人居多,但也不乏六、七十岁的老人,由此可见,红色抗战剧在国内尤其是老区还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少读者手捧着多本《大秧歌》等待签名,工作人员反复地播报“不要挤,每个人都能签到”并未能阻挡住大家的热情,并不算热的天气,几位主创人员很快就汗流浃背。海阳,真热!胶东,真热!

  签名现场的一个小花絮,让所有人对郭靖宇这个大牌导演的小小的平实立刻产生了极大的好感——签售前,场内由于大批记者的涌入马上热闹了起来。这时,郭导拿起话筒很自然地跟大家商量:“圈里的朋友能稍微低一点吗?让圈外进不来的朋友可以轻松一点看到里面的情况。”细节决定成败,小处看人品,郭氏神话的存在仅从这一点看也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记者专访:红色系列还会继续

  一天的采访里,本网记者先后独家专访了《大秧歌》总导演郭靖宇、主演杨志刚和青年演员信鹏。据郭导和信鹏介绍:《大秧歌》以胶东红色历史为背景,反映了胶东辉煌抗战史,班底阵容强大,汇集了杨志刚、杨紫、巍子、王奎荣、刘芊含、张少华、王绘春、赵恒煊等著名演员,拍摄耗时一年,总投资两亿元人民币,是一部大场面、大制作的大型胶东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当记者谈到郭导之前的几部成功之作《红娘子》、《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等剧时,杨志刚表示:“《大秧歌》一定更好看,为这部戏我们准备了六年。”

  说到郭氏的红色系列,郭靖宇导演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筹拍《勇敢的心》(二),主要内容是反映淞沪抗战中一对兄弟的恩怨情仇和一群兄弟被启蒙后的觉醒。“观众喜欢看,我们就会继续拍。”郭导如是说。

  当谈到杨志刚其实戏路很宽、会不会转型尝试其他角色的时候,一贯快人快语的他表示目前暂不考虑:“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自己擅长的东西而去搞自己不擅长的呢?”对于演而优则导,杨志刚以蒋小鱼(《火蓝刀锋》里杨志刚饰演的角色)式的狡猾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采访:“我要是当导演,第一个男主角就让郭靖宇来演!

  下午四点,郭靖宇、夏仁胜、杨志刚等参观了许世友将军胶东纪念馆,向这位传奇的胶东将军致敬,并向纪念馆赠书。

  据悉,10月26日,《大秧歌》将在江苏卫视、天津卫视、山东卫视和安徽卫视及爱奇艺网络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