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抓好“蓝天工程”重点任务 争当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排头兵

18.11.2014  16:31

  大气污染防治关系民生百计,作为泰安市中心城区所在地,泰山区考核任务重、责任大,为确保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泰山区从调结构、抓治理、促提升三方面入手,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步伐。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严控“两高”项目落地,,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提前完成全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型产业,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及特色高效农业三大重点,成功引进齐鲁银行和民生银行,积极推进泰山碧霞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宝泰隆旅游度假区屡获旅游行业大奖,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继续优化。

  全力推进燃煤炉灶取缔。环保、公安、质检、工商、安监五部门联合印发取缔通告,对按期淘汰的单位实施一定程度的资金补贴,积极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协调上级争取煤改气优惠政策,截至10月底,共补贴资金23万元,淘汰燃煤炉灶129台,城区范围内80家馒头房全部拆除锅炉,更换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即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形象。

  全面实施建筑扬尘与裸露土地治理。坚持把扬尘治理工作与建筑工程安全报监现场评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较好的项目单位创建安全文明小区,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的方式,带动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督促改造旗门阁大门95处,硬化现场主要道路及出入口22000平方米,改造施工围挡14000米,规范洗车台95处,施工现场覆网防尘或简易硬化10.6万平方米,纳入区级监管的206处建筑工地已落实扬尘防治措施。按照“谁产权、谁治理、随出现、随治理”的原则,集中整治裸露土地78处,135万余平方米。

  积极推动油气挥发性污染治理。组织开展黄标车提前淘汰工作,印发《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发放告知书6000余份,广泛宣传“黄标车”的危害性和相关补贴政策,争取广大车主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去年12月份在全市率先设立了黄标车提前淘汰联合审批窗口,目前已补贴资金851万元,完成淘汰1053辆,补贴金额、淘汰数量居全市首位。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46处加油站进行督促指导,已有34处加油站完成改造,完成率83%。

  加大废气排放企业监管力度。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开展了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共普查企业897家,责令14家单位拆除燃煤设施,16家单位停止喷漆工艺,取缔了废旧塑料颗粒加工、小炼油、小炼铝等9家“土小”废气排污企业,拆除了生产设备,杜绝死灰复燃。加快治污项目建设进度,投资1300余万元,提前完成岱银集团废气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东城热电电袋复合除尘改造和脱硝工程。

  立足职能做好环境提升工作。将植树造林与扬尘污染防治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城乡造林绿化工作,今年共造林3960亩,绿化道路55.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0万株,完善水系绿化600余亩。美化提升社区环境,按照“道路硬化、楼体美化、环境净化、地下管网合理化”的“四化”要求,抓好老旧社区环境的整体提升工作,已开展了松园、七东、通天、元宝、利民、东岳、徐家楼、新峪8个社区村的环境改造工作,新增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49800平方米,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产生,社区内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露天烧烤整治已初见成效,积极推行奖励政策,按照取缔转产为主、规范改进为辅的原则,对露天烧烤分类施治,目前已主动关停18家,依法取缔4家,治理效果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