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提升菜乡蔬菜品质寿光市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正在进行

21.01.2015  18:05

  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寿光市作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严格落实项目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目标。

  2014年,寿光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总面积2.35万亩,涉及圣城、孙家集两街道20个村,总投资382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600万元,剩余资金为2013年项目建设管理费节余22.2万元和农民投劳折资206.3万元。

  孙家集街道是大棚蔬菜发源地,大部分耕地都成了大棚,因此大棚灌溉也就成了此次"小农水"项目的改造重点。为方便菜农用水,此次项目直接将滴灌和微灌设备铺进了大棚,菜农浇地只要打开开关,刷卡就行。人力是最贵的成本,两个人用漫灌方式浇一个长80米、宽50米的棚至少1个小时,且浇地过程中菜农无法进行摘菜等生产操作。而滴灌管道铺设到大棚以后,一个人15分钟就能浇完,还不耽误干棚里其他活。在蔬菜采摘期和盛果期,菜农会给蔬菜充肥,如果用漫灌,浇一次地至少用300块钱化肥,而采用滴灌技术,能节省五分之三即180块钱的肥料,以一年充肥20次计算,光肥料费用就能省3600块钱,给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在"小农水项目"建设过程中,寿光市对工程早规划、早招标、早开工,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合理安排工程建设内容和工期,为工程早日完成提供了保障;严格规范建设程序,严把"四关",即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单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和工程竣工验收关,全面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责任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发挥,真正做到了"建设一片、成功一片、效益一片"。

刘建伟

 

信息来源:寿光市水利局 | 责任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