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百日行动:重点打击8类食品犯罪

21.01.2015  21:15

   中国山东网1月21日讯 (记者 马文文)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中,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同志介绍了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暨“百日行动”的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政表示,2014年3月至10月,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与食品药品监管、农业、渔业、林业、畜牧、卫生、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等12个相关部门一同在全省组织开展了10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各级农产品监管部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567起,责令整改8686家,处罚1413家,取缔504家,涉案货值1278.5万元,罚款882万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6983起,责令整改91456家,处罚14001家,取缔2521家,涉案货值9473.6万元,罚款7150.9万元。

  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抽检监测批次与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

  专项整治活动中,各部门把强化抽检监测作为推进整治的重要手段,围绕整治重点品种和消费量大、风险隐患较大的食品品种,加大抽检监测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抽检监测批次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据统计,农业厅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抽检监测11360批。省海洋渔业厅完成部级抽检监测1153批、省级2202批,并将贝类卫生监测区域由7个扩展至30个主要养殖区,监测数量由180个扩至1080个,比2013年翻了近三番。林业厅开展省级安全抽检监测4500批次。畜牧局开展抽检监测1.5万批,组织快速检测70余万批,监测范围涉及肉、蛋、奶、饲料、兽药等8大类20多个品种,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区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抽检监测近4.8万批次,覆盖全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的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大部分食品品种。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出口检测20450批次、进口检测10309批次。

  主动出击,重典治乱,破获多起食品大案要案

  专项整治活动中,公安机关坚持主动出击,重典治乱,始终保持对食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其中,烟台市成功破获多起食品大案要案,并在全省首揭工业明胶加工粉丝“潜规则”。临沂市相继侦破“毒豆芽”、“毒豆腐”、“注水肉”、“假劣蜂蜜”、“假劣饮料”、“病死畜禽”、“腌渍食品”等行业“潜规则”犯罪案件70余起。枣庄市摧毁了以王兆年为主犯的特大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3人,彻底捣毁整个产、供、销网络,该案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公布的全国食品药品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百日行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为进一步巩固10项整治成果,2014年11月上旬起至2015年2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活动主要以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酒类、火锅食品、蜂产品、水产品、桶装饮用水等8类食品为重点,进行集中打击,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小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专门安排8300批次监督抽检计划,涵盖全省17市、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涉及25个食品大类,主要针对元旦、春节期间消费量大、安全隐患较大的重点食品进行抽检。截至1月10日,各级监管部门共安排抽检监测32913批,初步抽检发现不合格样品496批,其中涉嫌犯罪样品60批。

  截至1月10日,“百日行动”期间,全省各级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案件3046起,涉案货值2000余万元,罚款142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3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业户100户,吊销许可证25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重大食品犯罪案件15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