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老年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促老有所乐

22.10.2015  09:09

  图书馆搬进了社区,家门口看文艺表演,社区有自己的老年模特队,老年人触网玩微信……这样的事情,如今在青岛市市南区已经成为了现实。伴随着一个个“老年文化圈”渐渐成形,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近年来,市南区通过调动全社会各类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社区基层为重点,以老年群体为对象,做精做细文化供给渠道,提供多元化、优质化公共文化服务,打造特色化、多样化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打通公共文化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惠“老”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优质化

  将民营美术馆搬进社区、将图书馆搬进休闲场所、将专业院团搬进露天剧场……市南区通过激活社会民营资源,开创了多重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今年策划开展的“社区公益美展”活动,将王沂东油画、张白波版画、晏文正水彩画等系列主题展览精品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20场次展览,500余幅名家画作,吸引了近万人次参观。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雅艺术作品,不少老年居民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露天剧场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青睐。大家搬个小板凳,齐聚社区小广场,便可以欣赏到来自青岛歌舞剧院、青岛京剧院、青岛曲艺社等青岛本土知名文艺院团带来的戏曲、曲艺、综艺等优秀剧目。而精选的50场优秀影片放映活动,也让居民大饱眼福。不少老年人感慨,政府这种送文化进社区的方式很接地气,让他们重温了小时候扎堆看电影的无限欢乐。

  市南区还通过培育精品文化服务项目,构建全域共享文化服务网络,让文化惠民延伸扩展。2015年初,市南区将建设65处社区图书馆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构建覆盖更为全面的全民阅读服务网络,率先实现每万人享有一处图书馆目标,目前已经有55个社区拥有了自己的社区图书馆。不少头发斑白、眼戴花镜的老年人成为这里的常客,他们品读书香,陶冶情操,真正地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承诺,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不少社区图书馆还专门安装了电子书借阅机,每处提供2000册电子图书,不少老年人也纷纷“尝鲜”,开启了智能阅读,享受到了无处不在的阅读乐趣。

  文化活动载体特色化、多样化

  “我平时在家就喜欢带着小孙女一起绣个十字绣,今天在此接触到苏绣这门高雅的艺术,也算是满足了我的小心愿啦。”王阿姨之所以如此感慨,这得益于今年市南区湛山街道文化中心精心打造的“湛山绣吧”,邀请专业的老师为辖区老年人开设专门的苏绣课堂。

  “湛山绣吧”是市南区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打造老年活动阵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南区积极推进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建成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65处,西部区级老年活动中心、东部老年人活动中心各1处,不断满足老年人求学、求乐的需求。其中,东部老年人活动中心市南区投资5000多万元,将于10月底投入使用。该项目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包括比赛厅、教育培训厅、羽毛球场、门球场等设施。

  根据街道社区的现有资源和居民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市南区还着力建设了手工艺品制作、绘画鉴赏、外文培训等10处特色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特色活动场所,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朋友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此外,市南区老年大学有10个街道分校、50多个社区教学点,形成了区、街、居三级网络覆盖,成为全区的老年教育主阵地和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重要的活动基地。市南区江苏路街道老年大学分校自成立以来,先后开设了声乐、书法、山水画、工笔画、写意画鸟、油画、交谊舞、民族舞、时装模特、太极拳、电子琴,葫芦丝等12个专业15个班次。此外,还开设了电脑和国学班,全年有学员近600人,这都为老年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拓视野,跟上潮流,享受生活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如今在市南区65个社区里老年人触网、玩微信已经随处可见,这与今年2月份市南区启动社区政务微信联盟服务平台,开展新媒体培训进社区活动息息相关。“现在新技术飞速发展,我们这些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微信培训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也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市南区八大峡街道汶铁社区的李阿姨高兴地说。

  像老年人参加微信培训这样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在市南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近日,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组织开展了重阳节八大关环保健步行活动,400余人踊跃参加,意气风发的老年人队伍成为这次健步行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今年7月份区老年大学与市南区老年文艺协会联合举办了歌咏比赛,24个优秀节目参加了比赛,生动地展示了老年人的飒爽英姿和魅力风采;今年3月份在大沽路70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的庆“三八”书画现场笔会上,40余名优秀学员挥毫泼墨,用高超的技艺,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牡丹等绘画作品和一幅幅刚劲有力隶书、行书、楷书、行草等书法作品……

  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离不开老年文体队伍和兴趣队伍的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体、娱乐队伍286支,参加人员2万余人。培育发展了柔力球、健身球、左邻右舍合唱团等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老年文体队伍。市南区今年还专门选聘了2位科班出身的老师和2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文体活动补充新鲜血液,给区老年大学带来了活力,不少老年学员慕名而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