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青岛演艺集团趟出务实创新演艺新路径

25.09.2015  12:19

  日前,一台大型专题综合晚会《誓言》,在首批观看演出的党员干部中激起千层浪。

  这台由青岛演艺集团创作并排演的特殊晚会,以正在我党党员干部中深入推进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主旨,运用情景重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落俗套地生动再现了我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从开篇近百位革命先驱群雕般的造型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到尾声中众人共同举手宣誓、此起彼伏重温入党誓词的慷慨激昂,演出赢得了来自观众群体的一致点赞与共鸣,他们称之为“一堂系统、严谨而又颇具艺术感染力的生动党课”。

  而在这一搬上舞台、以艺术表现力制胜的“主旋律”背后,一支严谨务实并日益走向成熟的本土专业艺术团队也在悄然壮大。作为青岛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率先改制的大型国有文企中的四朵“金花”之一,青岛演艺集团在短短两年间灿烂绽放——从获得国家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双项最高奖的舞剧《红高粱》,到首度尝试创排、青岛演艺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型专题教育综合晚会《誓言》,这支同时以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为指针的综合性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实”字引领,趟出一条求真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演艺发展新路径。

  “谋事”——借变革之势夯实组团力量

  “如果没有改革,还是延续改制前的‘单打独斗’,就不可能有舞剧《红高粱》的横空出世,也不可能排出这台有150名演员共同参演的阵容规整的《誓言》。”在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黄港看来,改革不是一句泛言,不是改换掉一个名头就万事大吉,一切最终要落到一个“实”字,“改革的成效就要在具体而务实的事业谋划和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举措中体现,这也正是‘三严三实’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要求。”

  2013年,青岛演艺集团成立之初,13个原本独立存在的事业单位和专业艺术团队重新整合,一系列问题摆在集团领导班子面前:一方面,“盘子”大了,规模增加的文艺资源如何得以最大效能地共享叠加利用;另一方面,改变也带来对未知变局的裹步和疑虑,以及不得不面临的市场重压的茫然,人的观念问题如何随之变革?

  集团党委决定,首先要通过解决院团员工的实际问题来转变他们的观念,要让他们对变革之后的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前景有信心。

  演艺集团从解决150余名困难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抓起,目前,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已达到八九成,集团因此有效减轻了包袱,轻装上阵;原来体制束缚的结果是人进不来、出不去,干好干坏一个样。改制重建后的演艺集团开始变得不留情面,它从落实规章制度上做起:删节原来无法推行只是制定给领导看的“样子”规章,从前网开一面的“弱势”规章现在重新增补修正,坚决严格执行。据说新规章刚出台时,话剧院的一名演员违规迟到,被要求当场交出罚款现金,此种做法让演员当众自愧反省,果然比原来工资卡里的扣除来得更加切实有效;正式演出前全体演员必须提前一小时到达现场的新规,也彻底摒弃了歌舞剧院演员们常常等到自己的节目快轮到时才赶到现场的老做派。

  事情虽小,一支团队整体的精气神却是从这些小事情中体现出来的。过去,各院团开会没有会议纪要,常常是领导个人意志主导。现在,无论大事小事,必须通过集团董事会或办公例会传达,保证公开透明。黄港说,是改革为整肃团体力量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也为集团的人才积蓄和培养提供了契机。据悉,从2014年开始,青岛演艺集团施行育才和引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策略,舞剧人才作为主打先行,在集团旗下的歌舞剧院,每年都设立10万元的人才培训基金,选送人员赴国内专业舞蹈院校进修读研,院团也为学习编导专业的人员开小灶,刻意安排他们作为助理导演,参与新的演出项目的创排。

  “创业”——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

  借变革之势夯实队伍的专业精神和技能,在演艺集团的领导们看来,这些都是在为打造和生产具有说服力的产品助力。

  一个企业要得到社会承认,必须有过硬的产品,演艺集团作为艺术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必须拿出经得起社会和市场检验的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创作。2014年至2015年,青岛演艺集团进入“高产期”,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一部舞剧《红高粱》。

  2013年10月,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舞剧《红高粱》获得中国艺术的最高奖文华大奖,一年之后,它又获得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级“双栖”大奖的收获不仅填补了本土艺术精品创作的空白,也为青岛演艺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专业认知度和影响力。“从前演艺集团招募演员,跑遍山东和辽宁,没招到一个人,现在就不同了。获奖后,许多专业演员慕名来应聘……”最令黄港振奋的是,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付出和历练的剧院原班人马,业已彻底走出了传统歌伴舞的堂会演出的拘囿,“现在,每一名舞蹈演员都能够挺胸抬头自豪地说出自己的代表作:我是舞剧《红高粱》的参演者,而其他专业团队也因此受到激励和鼓舞,振奋出新。这增强了团队内部的自信力和凝聚力。”

  接踵而至的市场邀约,也标志着昔日获奖任务完成即刀枪入库不见踪迹的精品创作方式的终结。目前,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演的舞剧《红高粱》已在全国九个省十几个城市上演,日前又应文化部之邀,赴南京和合肥巡演,与省吕剧院共同成为山东省内唯一两支参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出的专业院团。

  在此基础上,演艺集团依托精品“创业”的信念愈发坚定,打市场、赢口碑的步履迈得更加自信。从2014年至2015年短短两年间,集团连续打造出品了数台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原创演出。其中,以“珍爱和平”为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进行的优秀剧目创演中,除了舞剧《红高粱》,就有5台新剧目同时面市:合唱音乐会 《黄河大合唱》、音乐情景剧《向共和国致敬》、大型朗诵会《我们不会忘记》,以及红色经典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而上个月,市京剧院与国家京剧院建立结对合作之后全新打造排演的传统京剧《野猪林》,则不仅让京剧票友们大呼过瘾,更重要的是,有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传帮带”,为新生代青年演员赢得了成长空间,提供给他们更广阔的舞台。

  这些基于人才队伍“内功”培育的拳头产品的打造,充分展示了演艺集团旗下三大专业院团新形势下的精气神和创新实干精神。

  “惠众”——打通本土演艺与市民“最后一米”距离

  “走进剧场·5元看演出”“走进社区·共筑中国梦”“走进校园·欢歌笑语”……2014年5月至10月底,青岛演艺集团整合旗下市歌舞剧院、市话剧院、市京剧院等专业院团和各区文化演出场所,展开系列文化惠民公益演出,由此拉开本土惠民院线试行的序幕:2015年,青岛惠民院线正式投入运行,以每周至少两场演出的频率,树立起本土演艺惠众的品牌,也因此打通了本土演出产业链条最后的环节——黄港称之为“与市民‘最后一米’的距离”。

  “很难想象,在全国演出市场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形下,演艺集团在惠民演出活动期间,几乎每周末都有两到四场演出上演,去年我们共演出300余场,观众人次近3万人,今年至少要组织300个场次的演出,进一步探索文艺惠民的新途径,拓宽惠民渠道,提高惠民实效。”据悉,惠民演出计划使包括人民会堂、青话小剧场、梦幻剧场、四方剧院和李沧剧院在内的全市5家剧场,都加入到联动阵营中,变为抢票的热门演出场所。

  一度处于低迷状态的青岛李沧剧院,作为院线成员之一,尤其感受到院线带来的利好惊喜。剧院经理赵波告诉笔者,今年4月开始,演艺集团的新创剧目轮番上演——情景交融、跨越三代人成长历程的青春励志晚会《致青春》,新排传统京剧《秦香莲》、《白蛇传》和《四郎探母》,7月又启动了暑期儿童剧专场演出……“青岛惠民院线”开启后的李沧剧院,演出剧目种类更加丰富,观众的范围更加扩大,并不局限于周边居民;剧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话剧院儿童剧的演出尤其受到追捧,常常是演出马上就要开始,售票口依旧排着长龙。赵波表示,为了解决以往购票难的问题,李沧剧院在传统购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购票渠道,增加了网上购票,甚至开通了微信购票。尽管如此,这个市场依旧是一票难求。他透露,有些家长为了能够买到儿童剧的票,不惜一次性购齐了剧院暑期儿童剧全部演出场次的票。一位家长还建议:儿童剧在李沧剧院能否月月都安排场次,而不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据悉,这个暑期,12场儿童剧的演出,每场上座率都在九成以上,仅此一项演出观众人次就超过了一万人次。

  有叫好又叫座的文化演出产品,政府大力投入演出补贴购买服务,低票价助力市民观众群体的培养,剧场和市场的活力被激发,如此良性的循环互动正成为青岛本土演艺市场的主导。

  从今年开始,在青岛演艺集团牵头组建的惠民院线的演出目录中,除了本土专业院团的演出,高水准的引进商业剧目亦初露端倪,它们的票价与惠民演出的票价相同。来自北京曲剧团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话剧《康有为和梁启超》,还有人偶剧《樱桃小丸子》,依次在各大剧场掀起观剧热潮,10月份,国家京剧院也将来青,上演物美价廉的高品质惠民盛宴。这朵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的“金花”,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踏实绽放,改写青岛演艺市场的单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