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博物馆群建设为“文化青州”注入新活力

17.03.2015  16:12

春节、元宵节期间,青州市的京剧博物馆、非遗博物馆、民间收藏博物馆等各类民间博物馆免费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2014年,青州全面启动实施了博物馆群建设项目,以文化助推旅游升级、促进社会和谐、带动经济增长,各类博物馆作为展示青州文化的窗口,在推动青州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百家博物馆初具规模

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青州市确定采取“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建设100余个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的任务目标。

青州市博物馆群主要包括:一是以研究和反映青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为主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二是由民间收藏者提供藏品建设的以反映青州民俗、传统文化生活和艺术、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的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目前,非遗博物馆、农民画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基督教博物馆、摄影博物馆等60余个博物馆已经完成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力争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100余个博物馆建设任务。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在博物馆群建设中,青州市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惠及全民”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博物馆群建设中来。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结合正在进行的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工程,有意识保护、修缮一批名人故居和历史风貌建筑,发掘和整理历史名人资料,收集与名人相关的文物,在古城区依托古建筑开办一批博物馆(纪念馆);通过对原八中校舍进行场馆改造、提升,设立扶持奖励资金等,扶持民间收藏者建设一批博物馆。二是集体力量参与建设。鼓励和积极引导知名企业和村(社区)等建设博物馆。如青州尧王红木集团投资建设的红木博物馆等,以此推动行业、企业、村(社区)文化建设。三是个人力量参与建设。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场馆等措施,引导民间收藏个体投身到博物馆群建设中来。如红色经典博物馆、碑帖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等都是由民间收藏者提供藏品而建设的。

产业跟进  文旅融合

通过百家博物馆的建设,青州逐步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文化惠民和文化旅游互为补充、文博事业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也极大促进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创5A级景区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博物馆群建设,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为旅游产业上档升级奠定了深厚底气。将博物馆纳入旅游线路,打造以博物馆群为内容的特色文化主题游品牌,让青州文化以物态活化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随着博物馆群的建设以及原有博物馆馆舍、展陈的更新提升,新科技成果、新工程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将有效带动展览设计制作、装潢设计、、工艺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还将带动旅游市场、休闲娱乐及旅游纪念品开发、影视拍摄、会展等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

展示青州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位。青州百家博物馆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向世人展示深厚博大源远流长的青州历史,对进一步提升青州的城市品味、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推动青州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