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训效果显著

06.12.2014  00:27

为培养一支锐意创新、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发展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民文化均等化,青州市制定并实施了《青州市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在“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训”方面立足于“三个建立”,形成了组织严密、布局合理、梯次分明的公共文化人才培训辅导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公共文化人才,为青州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建立青州市公共文化人才库。 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建立青州市公共文化人才库,设专家、骨干与基层三个层级。专家级由本市群文系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负责制定、辅导全市的“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骨干与基层级人才主要由青州市优秀文化人才、文化站负责人担任,负责在基层进行深层次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现已培训推荐骨干级人才15名。

二、建立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青州市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培训组织体系。充分依托青州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艺术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行业协会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了5个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和集中培训、上门培训、对口支援、“菜单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截至目前,各培训基地结合职能和实际,先后举办了业务基础理论、各类文艺演出节目主持人、广场舞的形体与编排、锣鼓的打击技巧等培训活动100余个班次,培训总人数达519人,受众人数共计2000余人。

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组织体系。 青州市遵循文化系统业务特点,依托5个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挖掘各类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常态化到基层群众中开展文化艺术包片辅导。截至目前,贺永华、陈迎霞、臧惠英、王玉荣等60名优秀文艺志愿者,到基层服务20余次,受众人数达1000余人。

四、人才培养与文艺演出交相辉映。 各培训基地将培训、比赛结果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深度结合,对优秀节目进行有效推广与宣传,结合省文化厅普及推广的7支优秀曲目,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推广普及,群众文化艺术层次明显提高。根据各基地培训结果,挑选优秀剧目充实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既丰富了节目内容,又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高层次文化大餐。截至目前,共完成600余场“文化惠民”演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