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助推青州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16.09.2014  15:09

青州市建设局副局长迟建忠 (吴蒙 摄)

   中国山东网9月16日讯 (记者 王晔)2013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同意将山东省青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中认为:“青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街区特色鲜明,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9月16日,“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16日上午,在青州市座谈会上,青州市建设局副局长迟建忠介绍了青州市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依据。

   历史遗存众多 特色鲜明

  据迟建忠介绍,青州市历史遗存丰富、类型多样,涉及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5种类型,仅城区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历史建筑248处。

  其中,偶园是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私家园林和叠山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云门山、驼山石窟造像群是山东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窖藏,1996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发现之一,独具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青州博物馆是2008年首批入选的全国唯一县级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42件,珍贵文物近2000件。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街区多元文化并存

  据介绍,青州古城区有北关、偶园、东关3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历史文化街区各具特色,风貌犹存,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街巷肌理和建筑特色。其中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是山东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其亦商亦居的街市文化特点,是青州古城原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是青州回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区,街区内始建于元代的真教寺是青州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文化特色;偶园历史文化街区,为明清时期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考院等公共机构所在地,有明代高唐王府第、清代武状元丁殿祥府第,清康熙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偶园、以及近代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建筑,成为青州州府城市和西方宗教文化融入青州的重要历史见证。

   古城格局独特,风貌保存较好

  迟建忠表示,青州城区的广县城遗址、广固城遗址、东阳城遗址、南阳城遗址,均具有依山傍水的选址特征和军事防御特点。古城区至今仍保留着“山(西部、南部山区)城相依、两城(东阳城、南阳城)相对、一水(南阳河)中流”的传统格局,以及“三街(北关、偶园、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两区(明代衡王府城风貌区、清代满洲驻防旗城风貌区)一名胜(青州风景名胜区)、一河(南阳河景观风貌带)双轴(古驿道景观风貌轴线、十里长街传统商业风貌轴线)贯三城(东阳城、南阳城、满洲驻防旗城)”的历史风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类别多样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元文化并存,现有的10种类别1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浓郁的多元文化特色。” 迟建忠说,从古代“蹴鞠”演变而来的青州花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制奇特而古老的拉弦乐器青州挫琴、满族传统的青州八角鼓、回族的隆盛糕点制作技艺、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等,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促文化产业发展

  据悉,2009年,青州市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和文化产业管理办公室,制定了《青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青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2011年9月,正式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制定了《青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2011年10月,在编制完成《青州市总体规划》、《青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青州市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并以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方式分别通过了《关于加强云门山、驼山风景区保护和管理的决议》和《青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报告的决议》。

  近年来,青州市突出“古、青”特色,先后投资近20亿元,完成了完成古城区大型企业整体搬迁、南阳河综合治理、荷花湾提升改造;对北关、偶园、东关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衡王府石坊等寺院遗址,云门山、驼山、仰天山、玲珑山风景名胜区内建筑及其构筑物进行了全面修复;对青州市博物馆进行了扩建;对龙兴寺遗址、香山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完成城区主干道绿化工程和路域景观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将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扩展到19.8 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城区与风景名胜区绿化全覆盖,改善了古城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青州古城游持续升温,成为撬动青州市旅游产业的新支点。

  “青州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保护和展示山东半岛多元文化和传统城市风貌,推动青州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繁荣与兴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 迟建忠表示。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