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青荣城际高铁:解密盒饭生产过程

21.12.2014  11:49

  餐车乘测试盒饭温度达标情况。

  厨师们精心烹制家的感觉、家的味道。

  生产加工车间。

  高铁中央厨房生产出新下线的“家的感觉、家的味道”营养健康快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高铁动车开通的日益临近,乘坐高铁已成为人们方便快捷出行的首选,乘客能否在列车上吃到热腾腾的盒饭?这些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是否安全卫生?成为社会大众较为热切关注的话题。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担负青荣城际高铁餐饮任务的山东济铁旅行服务公司青岛高铁餐饮公司餐食配送基地。

  按照基地的要求,记者穿上了工作“白大褂”,戴上一次性消毒发网、口罩,套上一次性鞋套和手套,站到风淋房里经过360度洗礼消毒和“紫外线”照射后,这才进入加工车间。

  走进青岛“高铁中央厨房”生产车间,记者眼前一亮:洗菜、切菜、炒菜、冷却、包装、分货……各条生产线同步加工,加工过程“半自动化”,水洗、切丁等程序,都是由不锈钢专业食品加工机械完成;仓库、冷库、消毒间、荤菜加工间、素菜加工间、常温库、包装间……整个生产基地分门别类,每个房间都有它独立的应用功能,而且菜品的传递都有专门的传递口,食材从进门后到最终加工成盒饭,不走回头路,从出仓门直接运送到高铁列车上。

  一份份“盒饭”出炉的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可是每道工序都特别注重卫生,高铁营养快餐从采购、加工、制作、包装、冷却再到冷藏、上高铁等要经过12道程序,最少10个小时才能完成。青岛高铁餐饮管理公司总经理董翠萍说,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记者在现场看到,刚刚出锅的红虾、红烧牛肉、青豆等食品,配上米饭,在室温冷却后,被装入食盒。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中运用了国内最先进的食物保鲜法——“气调技术”。通过包装机覆膜,空调气压机会抽出盒饭内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同步充溢氮气,来保证食物不变质。然后,再通过空调气压机封膜,并进行金属探测仪的安全检测。青岛高铁餐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波告诉记者,经过“气调”封装处理的盒饭,可以保质至少72小时。

  “封膜”之后的盒饭,被手工贴上标签,然后就进入“速冷”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盒饭名称确认无误的盒饭,将进入两台“速冷隧道”,整个过程温度为零下25—35摄氏度,会将食物迅速冷却到0—5摄氏度。冷却之后的盒饭,被装入快餐周转箱,批量送至冷库等待质检。王海波说,这个中心设有两个成品冷藏库,确保快餐始终在0—10摄氏度条件下储存。而质检包括三层:首先是“品控室”自备检验,然后分批抽样检验,此外质检部门还要不定期抽检,检验项目包括微生物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16项。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