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非机动车存放目前大多收费都超标 新规爽约

24.11.2014  18:59

  23日,泉城广场南侧,一位市民停车交费。 记者王锋 摄

  目前,慢行交通逐渐成为市民青睐的出行方式。交警部门逐步设置了专用的自行车停放架,非机动车停放环境有所改善,而看车点超标收费却屡禁不止,现行自行车、电瓶助力车白天每辆0.2元的收费标准,不少停车点私自提高到0.5元甚至1元。而乱收费的背后,却是看车费新标的“难产”。

  现场调查不少停放点自定收费“行标”

  为了吸引市民慢行出行,目前市区已安装非机动车停放架260余处,还原了道路的通行功能。但是,近期有不少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市区不少停车收费点超标收费,自行车、电瓶车分别按0.5元、1元收费。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泉城广场周边道路调查非机动车收费问题,该片区也是非机动车停放需求量较大的片区。记者询问一名收费人员停放电动车一次多少钱时,得到的答复是0.5元一次。“物价局的收费标准不是0.2元一次吗?”记者反问时,这名收费人员反而说“就是几毛钱的事情,何必这么较真”。在记者走访的多处非机动车停车点中,除了泉城广场北侧一处收费点按照物价局的标准收取停车费,很多停车点普遍存在收费超标的问题。

  据了解,济南市仍然沿用已使用了近15年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收费标准,即自行车、电瓶助力车的看管费应为每天8时至20时每辆收取0.2元,每天20时至次日8时每辆收取0.5元。

  部门说法举报核实后责令退回多收的几毛钱

  市民陈女士在泺源大街自己开店做生意,店面没有合适的停车处,她只能将车辆放在收费处。“每次停一天都是0.5元,我倒也觉得不贵。”陈女士说,她并不知道非机动车的停车收费标准,每次都是直接给收费人员0.5元,也不索取发票。在记者观察的一个时间段内,不少停车者均是直接付0.5元,并不多问便径直离开。

  采访中记者获知,很多市民并不知道非机动车收费标准。物价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超标收费的非机动车停车点,若是接到市民举报,经调查后,只要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勒令其退还多收费用。

  新规爽约“调研”了一年迟迟未出台新标准

  市物价局相关人士曾表示,考虑到旧标准的确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将制定收费新规,不过该规定迟迟未出台。

  根据《山东省价格听证目录》有关规定,对列入该目录的商品和服务,物价部门在制定或调整价格时,必须组织听证。但非机动车停车收费并不在该目录中。因此,此次价格调整将在前期充分调研和成本核算基础上制定出台。

  虽然不举行听证会,但为保证制定的标准符合客观真实且符合民意,早在去年4月底,市物价局通过市政府网站面向市民进行“停车收费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58.71%的市民认为自行车停车费应为每辆0.2元/次,三成多市民赞成上调为每辆0.5元/次;只有8.33%的市民认为标准应为每辆1元/次;电瓶车方面,62%的市民赞成调整为每辆0.5元/次。不过,该民意调查公示后一年半有余,新的非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仍然尚未出台。

  不过,有市民表示,停车收费虽然只是几毛钱的事情,仍然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让市民体会到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规范和合理,才能吸引更多出行者回归到慢行交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