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穿秋裤不意味着“倒春寒”

20.04.2015  12:55
        4月12日,北京气温骤降,在10℃左右徘徊;14日,华北地区又迅速升温,北京日最高气温达25℃;但仅1天后,新一轮冷空气在新疆启程,影响华北地区,气温又再度下降。伴随着近期波动的气温,网上流传了新段子:这个春季,全国人民很忙,忙着脱秋裤和穿秋裤。
  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只要气温降至要穿秋裤的时候,媒体就会报道“倒春寒”来了。其实,春季气温骤降的过程可用“春寒”形容。“倒春寒”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大为不同。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严重的倒春寒可以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农作物如冬小麦,在前春较暖的情况下,随着气温回升,迅速返青、拔节、孕穗,随后其抗冻能力迅速减弱。若此时出现较强降温,则容易产生早春冻害,温度持续过低甚至会导致作物被冻死。如果前期回暖温度不够,越冬作物仍在“沉睡”,抗寒能力也相对较强,冷空气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
  我国幅员广阔,影响作物生长的气象要素数值不同,发生倒春寒灾害的气象指标要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这对倒春寒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不能以脱穿秋裤的频繁程度衡量是否发生了倒春寒。由此,也足见气象科普仍需继续加强。(孙楠)

  责任编辑:Z12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