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见贤思齐》: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03.02.2015  11:35
马千里《见贤思齐》: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News.E23.Cn
马千里《见贤思齐》: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News.E23.Cn
马千里《见贤思齐》: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孔德辛

  孔范金

  孔令辉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5日电 有志于拍出中国风格的摄影家,从来都以冷峻、清醒的目光去看待西方艺术流派与风潮,而始终用热血、情感拥抱和亲吻中国的大地。无疑,马千里便是这行列中的一员。与众不同,马千里的眼睛没有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所迷惑,却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与视角,对支撑中国大厦巍峨耸立的“基石”情有独钟——六年之前,他将手中相机对准了孔子的后裔。马千里企求用镜头去阐述、论证自己的一种文化观: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崛起的中国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延续。

  见贤思齐,马千里将取自这句《论语·里仁》里的名言,选作这本孔子后裔摄影集的名字。他说,见到有贤德、有才华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这是圣人孔子当年做人的个性态度,亦是优秀孔子后裔薪火相传的共性品德。令人欣慰,马千里追踪这些美好的过程,让他对儒学文化的思考更加深入与自觉,使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愈发深刻和自我:“只有对圣人、贤达怀抱赤诚与敬畏,你的心灵才会平和、平静,托镜头的手才能平稳而不抖颤,人与机器的平衡,岂止是靠技术与技巧,更需要见贤思齐的心境。”千里先生说这些话的时候,坦然坦荡,一脸正气。

  知道马千里的名字已经很久,而知道他的摄影作品则早于他的名字。过去只知道他拍景物不同凡响,今天才知道他拍人物似乎更要技胜一筹。当然也知道,在千里这样文化型的摄影家眼里,人与物从来都是相通的。因为我在马千里的“山水”里看到过“人”的映像,而在他的“人”中又能感受到“山水”之灵性。如同此刻,我通过马千里先生镜头下的孔祥东、孔令辉、孔泉……不仅仅联想到了孔融、孔尚任等历史上数以百计的优秀孔子后裔,更对哺育、滋养这些圣人贤达的齐鲁大地充满敬意与热爱。千里自信、坚定及其虔诚的目光,让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