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反映农机社发展“三难题”亟待重视

17.07.2015  10:30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服务组织的高级形式,自《农民专业合作社》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在推进农机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作业,以及改善农业组织经营形式、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层调研发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和加以解决。

  一是依法办社意识不强需加强规范。尽管农业、农机、经管等部门一直大力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仅仅知道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精神实质认识不清、领会不深、把握不准,导致出现了章程建而不用、组织机构不全、帐目管理混乱、收益分配随意等问题,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应由农业、农机、经管等部门、镇街区以及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机合作社“典型”事例,进一步营造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部门应注重加强行业指导,着重解决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予以规范。

  二是发展质量参差不齐需整体提升。尽管多数农机合作社能够生存和运行,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有不少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运行质量不高,只是社员之间小范围、低层次合作,不能开展广泛高效的农机服务。作为农机部门应该实行“典型示范”战略,同时落实“明确标准,规范运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拓宽服务,增强功能”等措施,强化帮扶,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对树立的“典型”应加大政策激励力度,让“典型”真正成为“领头雁”,使农机合作社整体发展呈现出“群雁高飞头雁领”的活泼局面。

  三是各方扶持力度不够需合力帮扶。近几年,虽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一定的扶持,但对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从高密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在征用土地、融资贷款、招聘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困难,建议当地镇街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征用土地给予帮助,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贴;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条件不足、融资能力弱,建议金融部门放宽贷款条件;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财务管理、市场经营型人才,建议人事劳动部门在人才招聘方面提供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量大面广,单纯靠农机部门培训难以保证覆盖面,并且现代农机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实现对农机从业人员每2至4年轮训一遍的目的,让合作社社员及时掌握新技术。(中国农业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