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小微”理念领跑基层文化建设

25.02.2016  11:23

  2月22日(元宵节)一早,淄博市高青县许多群众就已聚集在千乘湖生态文化园北门广场,8时许,旱船、秧歌、高跷等表演团队开始“热身”,一场民间扮玩汇演马上与观众见面。“‘田镇的芯子周村的灯,李兴耀的高跷压山东。’咱们这儿从不缺民俗玩意儿。”75岁的市民刘力说。而在该县文化广场,为期4天的元宵节民间戏曲展演也同步进行,吕剧《喝面叶》、《墙头记》等精彩剧目,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大家演、大家乐,文化活动何以如此红红火火?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学一语中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得益于当地从“小微”文化入手盘活基层文化、引导群众参与的一系列创新实践。

  “小微”团队撬动基层活力

  耿丙文是高青县花沟镇红梅剧团负责人,2月17日在该镇邱耿村演出后得了重感冒:“打了点滴,但也不能休息,近期的演出一直排到正月二十。”他介绍,因为日常活动多,2015年该团成员已发展到22个,能演吕剧、歌舞、快板书、西河大鼓等多种节目,每年除参加节庆文化活动外,还受邀到周边的高城、芦湖等镇(街道)演出。

  位于淄博市北端的高青县,辖9个乡镇(街道)、767个行政村,村居众多、人员分散是当地的实情。“每个村都有文艺能手,但平时缺乏组织,优秀人员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王学介绍,在深入调研后,高青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尝试把这些人数不多但潜力很大的“小微”团队利用起来,盘活基层文艺活动。

  为发挥人才作用,高青还实行了县、镇(街道)文化工作人员轮训制度,每年对全县农村文化管理员、文艺骨干轮训一遍,再根据学员的贡献程度,遴选一部分人选参加更高层次的辅导。“2015年,我参加了淄博市文广新局组织的艺术人才培训,马常委、吕凤琴等名家讲授了坠琴技艺、表演技巧,回来后分享给其他队员,大家反映很有用。”耿丙文说。

  除为民间团队定期“充电”外,将它们纳入竞争考核也是当地撬动基层文化活力的一项举措。为落实“政府买文化、群众享文化”,每年该县都对民间剧团进行遴选,今年,就有26支水平较高的庄户剧团送戏下乡200多场,并享受了政府给予的补贴。同时,一些受群众欢迎的节目或队伍,还被推送到县、市举办的大型活动及赛事中。

  “微服务”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开展“微服务”也是高青县文化发展中的一项创新。“我们倡导的‘微服务’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细微化、细致化,既要深入基层,又要照顾到某些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老年人等。”王学介绍,高青县花沟镇有一半以上的劳力外出务工,在他们正月十六进城之前,该镇都会举办优秀节目巡展,将文化的温暖送至务工人员心头。

  进入该县繁华商业街的连锁商店或企事业单位,在一些显眼位置开辟出的县图书馆流动微书苑、流动图书馆,既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辐射,又让群众体验了家门口的图书借还服务,赢来不少市民关注。

  这样的文化“福利”不仅限于县城。王学说,为丰富群众文化的“选择项”,高青县近年投资680余万元,为767个村文化大院配备了广场舞音响、图书等文化设施,还为全县260多支文化活动队配备了指导教师。

  李霞既是花沟镇文化站站长,又是镇上不少文艺爱好者心目中的管家和老师。近年来,她和文化站3名工作人员踏足全镇92个行政村进行帮扶。“老百姓们的需求十分多样,只要我们会,就一定帮。他们也很信任我们,大到节目编排,小到条幅、幕布摆放,都征求我们的意见。”李霞说。

  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服务,更让群众获得了实惠。高城镇文化站站长马志红介绍,为让民间团队无负担下乡送戏,镇政府在补贴份额和标准上进行了相应调整。“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团体,在本镇演出的,补贴1000元左右,到外地演出则按1500元至2000元发放,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马志红说。

  “以小见大”形成抱团优势

  2月20日,高城镇孟家村支部书记、该村威风锣鼓队负责人王江华正带领队伍在村里排练《盛世鼓韵》。不久前,该团队担纲了“淄博高青千乘湖全国马拉松赛”文艺演出的开场锣鼓表演和全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从乡村小团队走上城市大舞台,我们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传统锣鼓这个特色民俗项目也有了更多展示机会。” 王江华自豪地说。

  类似的“集聚效应”正在高青逐步凸显。高青县作为“中国书法之乡”,建有县美术馆、中国书法馆、中国醉书馆等6个公益场馆,每年举办书画展览近百场;在县中心路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中小学生可通过触屏方式体验书法创作,这种新颖的“书法进校园”活动赢得众多学生和家长点赞。2015年,辐射县、镇、村三级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也已初步完善,各级文化志愿者均纳入高青文化人才库,可从容应对各类文化辅导需求……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关键是要了解基层实际。运用‘小微’文化理念,既利于我们见微知著,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王学介绍,高青在挖掘非遗、书画等特色项目的同时,文化、旅游、产业、金融等正迎来“抱团合作”。目前,当地关注度最高的文化建设工程——陈庄西周城址公园已开工建设,旨在为群众带来更多元、丰富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