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住鱼”到“放开渔”----平原城管执法探索管理与发展的新路径

05.04.2016  10:52

    在美丽的平原县城镶嵌着两颗“明珠”,一个是三国文化广场,在城东;一个是琵琶湾公园,在城中。它们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平原对外合作交流的“会客厅”。

但在管理和开发两处城市公园中,平原碰到两个难题:一些民间垂钓者违反公园管理规定,“偷着背着”到两处公园钓鱼,和城管人员“打起了游击”;两处公园是“平原游”的“黄金景点”,由于“只能看不能玩”的同质定位,吸引外地游客量明显不足。

    如何变两处公园垂钓资源“独乐乐为众乐乐”,怎么使两处平原黄金景点“墙内开花墙外香”,平原的做法是,走国有资产有偿租赁模式,把两处公园垂钓资质对外承包,吸引民间资本、“民间高手”搞开发,打造“垂钓中心”,吸引全国垂钓爱好者前来游玩。

    3月26日,三国垂钓广场正式运营,当天情景“岂止一个火爆了得”。原本冷清的三国文化广场热闹起来了,路边,停满了济南、北京、河北、天津、南京、内蒙古的外地车;水边,来全国各地的钓鱼高手或挥舞手中渔杆、或凝视水上渔漂,湖岸挤满看热闹的人群,分享着钓鱼活动的快乐。

    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26日100个号位、27日200个号位全部被外地垂钓爱好者抢占;清明小长假,承包方放出300个垂钓号位,现已全部预定一空。今后,在三国广场探索出的垂钓模式,也将被创新转移到琵琶湾公园,与渔同乐,将成为平原旅游的新亮点。

    平原垂钓游为什么这么火,冷思考后原因诸多,其中最主要有两条:一是垂钓环境好,三国文化广场是省AAA级旅游风景区,水面达10万m2,这里风景秀丽、湖波荡漾。用天津一位钓鱼爱好者的话,在这里钓鱼,赏景、垂钓两不误,心旷神怡。

    二是垂钓活动好,承包方具有广交全国的垂钓人脉资源,一呼百应,齐聚平原;承包方更舍得“放鱼”,据介绍,活动前几天和开业当天,承包方向湖里倾撒鲤鱼、鲫鱼、大青鱼5万余斤,还有多条规格30-150斤的巨物中华鲟,提高了垂钓者的“获得感”和“惊喜感”,使活动既“叫座”又“叫好”。

    三国垂钓广场的火爆更有“溢出效应”。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吕东河分析说:“带动了平原旅游产业,扩大了平原全国知名度,探索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模式,吸引了民间资本和智慧。

    垂钓爱好者“一人来钓鱼,全家来观战”,一呆好几天,为我县桃园宾馆等住宿、餐饮业提供了优质客源,这些客人将来还会逛“平原城”、延伸至“平原乡村游”,通过垂钓,让外地人不当“匆匆过客”,而是住下来、玩高兴,提高了平原游的磁力和粘性。

    政府搭起舞台,民间高手唱戏,平原垂钓游火热起步开局,与活动同步,我县跟上管理和服务,城管执法队员全程监督,绝不许承包方把两处水面建成“养鱼池”,破坏水质,并要求承包者只能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开展垂钓活动,使两处公园不减魅力、却添财力。(张强)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