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经济区迎“中考”

09.09.2016  22:09

9月5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汇报会在济南召开,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迎“中考”。

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此次评估工作主要针对2015年近期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省区域办副主任梁文跃介绍说,《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指标中,核心保护区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等9项指标已完成并超过2015年近期目标。

据了解,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省区域办黄三角建设指导处处长李晓冬认为,只有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经济形态高级化,促进经济体系高效运转和高度开放,才能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据了解,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共有6个自然保护区。省财政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自2012年以来,每年安排1500万用于补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经费及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经费,逐步提升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专项资金设立以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补助资金240万元,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补助资金240万元。

水污染防治中,山东实行严格的流域性地方排放标准。”省环保厅生态处处长庄荣盛介绍说,《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启动小清河流域新一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城市(含县城)污水直排环境问题,整治完成28个城市建成区污水直排口。自 2010年起,在区内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水环境质量连续6年持续改善。2015年,区内6市19个县(市、区)的省控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降至33.7mg/L和1.44mg/L,较2009年分别改善36.5%和72.5%。区内18条重点河流继2010年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后,2015年消除劣V类水体。

2015年,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德州、滨州六市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7、132、50、44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21.5%、16%、35.6%和13.8%;“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 212.2天,比2013年增加56.7天。2015年年底,六市列入《一期行动计划》的985个重点治污项目已完成980个,项目完成率为 99.5%;16台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并通过环保部门绩效审核,合计装机容量525万千瓦。

按照《规划》要求,自2009年起,我省从流域生态补偿入手,逐步建立并实施了水、气、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补偿办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流域治理生态补偿方面,“十二五”期间,省级共下达各有关市补偿资金1.8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方案》中的项目,小清河流域水质得到持续改善。黄三角范围内的广饶、博兴、邹平、寿光、高青等地均享受补偿政策。

根据《规划》,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了涵盖大气、水、污染源等要素的检测网络,到2015年,共设置监测点位398个,较2009年增加175个,增幅达78.4%。

打造科技智力支撑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智力的支撑。

2011年,我省设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及管理中心,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北京大学等共建黄河三角洲科学试验站、生态科研基地和院士工作站,与滨州西王集团签署支持西王集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战略协议,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目前,区内已建成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3个省级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4家。”省科技厅规划财务处副调研员金皓介绍说,2015年,黄三角经济区共输出技术合同2036项,成交金额31.34亿元,占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10.19%,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104.7%。

据介绍,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已进驻项目32个,其中院校、科研院所及培训机构19所。已有26个项目开工建设,潍坊职业学院滨海校区、潍坊创业大学、新能源产学研培训中心、天维膜研发中心等10个项目建成投用,入园人数约5万人。

今年4月,省政府同意在潍坊寿光市设立“寿光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这是国内首家获得政府批复的品种权交易平台。

建成低耗高效发展模式

据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5.3%,其中东营达到87.5%,滨州达到95%,黄三角经济区所辖城市全部完成省下达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目标任务,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在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过程中,2012年,我省明确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制订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目标三年计划。目前,区内 11个省级以上园区制订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启动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其中,包括《规划》提出16个园区中的3个(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它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据省经信委规划与技改处副处长俞刚介绍,2015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产出率达到3.33万元/吨,能源产出率达到1.49万元/吨,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1.67%,园区改造实施方案设定的28项指标任务已全部达成。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6.1%。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数量纳入各级政府节能考核责任目标,并定期调度通报完成情况。区内共545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全部完成任务目标。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强化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滨州有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省级产业集群2个。”滨州市副市长潘青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滨州市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19家,约占全省的 5.3%;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99亿元、利润98亿元、实现税金69亿元,约占全省的26.5%、14.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