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他获全国“双减之星”!

14.09.2022  10:08

"别看这西瓜个头小,比大西瓜不少卖钱!"9月7日,天高云淡,在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心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西瓜大棚,总经理钱彬手摸西瓜非常自豪,"这西瓜,喝黄河水,吃有机肥,脆甜可口,供不应求呢!"

9月7日,钱彬在西瓜大棚内。

黄河街道与黄河直线距离约5公里,因黄河过境21公里而得名,是黄河全流域唯一以"黄河"命名的街道。这里种植西瓜有500多年的历史,素有"西瓜之乡"之称。钱彬是钱家村人,高中毕业后干了20年农资,2012年9月牵头成立心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他眼里,从农资的角度看,这10年,黄河西瓜走过了一条"双减双增路"。

"我刚成立合作社的时候,和大家一样,认为用上好肥料,大肥大水,一定能长出好瓜。"钱彬回忆,那时候,合作社每亩西瓜底肥用500斤化肥、1000斤鸡,苗期追两次肥,坐果前施150斤高氮肥,坐果后用80斤高钾肥。对病虫害,是见虫打虫、见病治病。一看有了炭疽病,让工人背上药桶子,打一遍杀菌剂;发现有了菜青虫、红蜘蛛,打一遍敌杀死。"好在,那时候已经用中低毒农药。"

9月7日,合作社员工李静摘了西瓜小心翼翼地往外运。

肥没少用,药没少打,可瓜的品质,却差强人意。钱彬找专家学习,像种瓜老把式请教,和社员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尝试着不再大水大肥,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到2016年前后,合作社西瓜种植进入"健康施肥"阶段。每亩西瓜的底肥,化肥减少到150斤,仍然用1000斤鸡粪,同时增加500斤生物有机肥。合作社的大棚,也新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苗期使用的肥料,由颗粒状变成水溶肥、叶面肥,坐果前高氮肥施肥次数由两次变成3次,坐果后高钾肥由一遍变成2遍。"以前苗期两次施肥,这时增加到5次,但施肥量减少到原来的30%。"钱彬回忆,"叶面肥喷施方式也由人工变成半自动。"

"这个时候,我们从见虫治虫变成了预防为主。"钱彬说,从2016年前后,合作社用生物制剂结合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西瓜的品种、定苗时间、不同生长状况,搭配不同比例的农药随肥料一起施用,进入"施肥即打药,打药即施肥"的阶段。

多年经营农资搭建起的人脉关系,给钱彬帮了大忙。"每试验一个施肥方案,背后都跟着三四个专家、两三个种植能手。"钱彬说,"那几年,一年到头都在做农药拮抗试验,盆盆罐罐堆满了实验室,各色卡片标识牌挂满大棚。"

"从2020年起,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我们合作社实际情况和多年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5S优化方案来种植管理。"钱彬说,这一方案即以生产优质农产品为目标,从精选良种、土壤调理、作物营养、绿色环保、智慧服务这5个方面综合考虑不同变量,在管理过程中精准施肥。"鸡粪含盐量偏高,我们现在用牛羊粪代替了,并且增加了植物源性生物有机肥。"钱斌说,"现在用上了智能化大棚,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苗期根据苗情、季节、天气等因素随时施肥用药,很难说是几次了。"多年带领合作社进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探索,钱彬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20年获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颁发的"双减之星"称号。

"双减之星"证书。

"总起来说,和十年前相比,我们种西瓜,化肥用量减少了60%,生物有机肥增加了50%;农药总量减少了30%左右,生物预防和植物源性农药使用不断增加,现在占到农药使用总量的70%。"钱彬说,这10年,种植了数百年的黄河西瓜,也发生了蜕变:从一年一季,发展成3季有瓜;品种也由单重5-15公斤的大西瓜,变成不超过2公斤的小西瓜,从地产地销变为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合作社打造的"心正"牌富硒精品小西瓜,供不应求。

每一个西瓜都贴上标签和可追溯二维码。

责任编辑: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