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药品回收链:门规患者钻漏洞 4块钱开药倒手赚20

26.06.2016  22:55

路边随处可见的“高价收药”小广告 (资料片)

“现在有不少医保病人,拿药后再转卖出去赚钱,这种行为真是损人利己。”日前,有市民致电本报反映。记者调查发现,的确有医保病人在钻政策空子,他们每次利用门规等“医保福利”低价开出药后,再通过“高价收药”等小广告联系到药贩子,高价卖药赚钱。到底是谁在倒药、收药?他们收药做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倒药】 原价60余元仅付4元多 门规病人倒药最划算

“虽然感觉这几年高价收药的没前几年猖獗了,但现在社区门诊中确实还不断有医保病人在多开药,十有八九是卖给药贩子了。”山东济南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向记者透露,这种倒药的现象在一二级医院相对较多。一些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门规病人开药时所承担的比例要明显低于普通医保病人,在他所在的二级医院中退休门规病人最低的药品自付比例仅为7%,在职门规病人为10%,最高的药品自付比例也仅为20%。

“比如说,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诺和灵30R笔芯,自付比例很低,仅为7%,原价为62.97元,退休门规病人拿的话只需支付4.408元;速效救心丸也仅为7%,原价29.24元,退休门规病人仅拿2.05元。即使自付比例高达20%,比如降血脂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原价64.52元,退休门规病人也仅拿16.51元,非常划算。”该医务人员说。

门规病人倒药是最划算的。除了门规,在社区医院门诊中,还有一种统筹的医保支付方式,每个医保病人均可申请,即在申请社区拿够400元的统筹范围内的药品之后,之后再拿统筹范围内的药品就按35%的比例自付。这也给低价买药创造了条件。

“国家制定医保门规、统筹,本来是为了让百姓降低医疗负担的,但确实也出现了一些倒药的现象。”他说,虽然医保办对开药进行了规定,最多开半个月的药。但一些门规病人还是通过多开品种、开多量等方式多开药。“比如说,高血压病人有时就吃降血压的药就行,但在享受门规后,她会再多开活血化瘀等一些可吃可不吃的药。还有一些病人,医生觉得按病情可以给他开药酌情减量了,但如果患者一味表示就需要吃更多,不吃不行,医生也无可奈何。而且医生多开药,收入也会更高,所以往往也不会卡得那么严。这些多开的药或许最终流向了药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