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来了山东机遇几何 鲁企如何行动?

02.06.2015  17:08

  ■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

  ■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

  ■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据新华社首尔6月1日电 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将提升两国经济发展效率】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自贸协定减少了生产要素流动的人为障碍,会提升两国之间经济发展的效率。

  有预测称,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2个百分点,而韩国GDP将增加2%-3%,届时中韩之间将形成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

  【产业合作需要新思维】

  在中韩产业合作方面,张建平建议,要发挥山东企业的资本和制造优势,韩国的研发、设计、技术等优势,积极探索制造业、服务业、渔业等跨产业的产业链延伸、衔接与新的产业分工模式和构筑新的生产网络,在高端生态旅游、农业、渔业、食品、化妆品、电子、机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领域挖掘新的合作机遇。

  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太学会会长张蕴岭分析,此前中韩制造业有着互补关系:中方土地、劳力低廉,韩方则凭借技术、市场占领了产业链的高端。随着中国制造向高端升级,两国在技术、研发等领域逐渐拉近,原有产业链垂直型、互补型合作已没有了基础。未来,中韩间合作将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由产业内贸易为主向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变、以韩国投资中国为主向相互投资转变的总体趋势。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