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两区”成为引领全省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强大引擎

30.10.2014  16:14

    10月30日,大众日报刊发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区域办主任张务锋同志署名文章——《蓝黄“两区”成为引领全省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强大引擎》。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蓝黄“两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奋发有为,强力推进,蓝黄“两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成为引领全省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现代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201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渔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及文化旅游等主要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在全国保持领先。

   ——高效生态经济迅速壮大。 黄三角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建立,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现代物流和生态旅游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培育了寿光蔬菜、沾化冬枣、黄河口大闸蟹、高青黑牛、登海种业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集中度最高和科研能力最强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产值占到全国的45%。

   ——园区集聚承载功能持续提升。 蓝色经济区“四区三园”和黄三角四大临港产业区,现代海洋、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园快速崛起,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青岛西海岸、烟台东部、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四个海洋经济新区的龙头带动效应不断扩大,表现出载体作用强、产业集聚度高、质量效益优的鲜明特点;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等三个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成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东营、滨州、潍北、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已进驻中海油等企业1300多家;18家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园、8家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园集聚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带动了现代海洋优势产业和高效生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作用稳步增强。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基本建立了综合交通、水利保障、能源供给“三个体系”。比如,铁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获国家批复,德大铁路正线铺架全线贯通,青荣城际(济南方向)、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年底前通车,济青高铁部分控制性工程和青连铁路将年内开工。比如,“外电入鲁”取得实质性进展,内蒙古锡盟、上海庙及陕西榆横3条特高压输电新通道方案获国家批复,锡盟至山东输电项目已开工建设。这对于缓解我省电力供求矛盾、推进节能减排作用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 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释放了蓝黄“两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国第九个新区,为建设重点经济区域战略支点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平台提供了重大机遇。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取得积极进展,韩国三星城项目在青岛中韩创新产业园启动建设,中韩陆海联运货物集装箱运输项目和“海上高速公路”加快推进。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打造全国现代海洋、高效生态领域科技和人才发展高地,建成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引进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首批19个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项目进展顺利,达到了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的良好效果,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全部产业化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0亿元以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被科技部确定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高性能计算与仿真平台等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海洋防腐防污等4个工程技术中心建成投用。深入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创造了在盐碱荒地上种植小麦,亩产449公斤的纪录。

   ——区域发展空间有效拓展。 坚持陆海统筹,积极推进土地、海域资源集中开发和节约利用,实现了未利用地开发、集中集约用海、“飞地经济”发展“三个突破”。累计完成未利用地开发42.2万亩,新增耕地9.3万亩,有效增加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龙口湾、潍坊滨海、董家口等8个用海片区规划获国家海洋局批复,成建制获批建设用海面积1.24万公顷。德州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我国北方首个异地共建的开发区和“飞地经济”试验区。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 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各类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乳山潮汐湖、寿光小清河等51个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黄三角地区牢牢把握高效生态主线,加快建立资源开发保护长效机制,实施了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成为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总之,蓝黄“两区”《规划》实施以来,呈现出战略效应集中释放、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我省推进蓝黄“两区”建设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被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典型范例。

  推动实施蓝黄两大国家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精彩缩影。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以此为引领,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省通过加快蓝黄“两区”建设,深化了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是坚强保障。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级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协调高效的推进机制,形成了蓝黄“两区”建设强大合力。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是不竭动力。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关键是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主动作为、敢闯敢试,创造出更多可复制能推广和富有山东特色的区域发展经验。

   ——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主攻方向。 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必须按照“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要求,把质效双优摆在中心位置,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面上推开、点上突破是成功之路。 区域发展要形成以面促点、以点带面、协同推进的整体效果,应当统筹做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文章,强化顶层设计和配套联动,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错位竞争、融合发展是有效途径。 各地的实践说明,区域发展既要实行差异化政策,推动错位发展;又要以资源要素为纽带,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区域协调联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基本遵循。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成效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当前,蓝黄“两区”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纵深推进、放大效应、形成示范的新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面上推开、点上突破、融合互动”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好省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的部署要求,面对新常态、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落实新举措,努力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站在更高层次,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审视谋划蓝黄“两区”发展的定位、方向和路径,“把重点抓起来、把亮点抓出来”,推动蓝黄“两区”建设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更好地发挥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