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国门

21.11.2014  13:15

大众网济南11月20日讯(记者 孙乘昀)今天上午,山东省文化厅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年来山东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在发布会上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和曲阜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一年中,山东省文化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在儒家思想研究与传播、推进乡村儒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

   启动四大文化传承工程,打造曲阜文化圣地

  李国琳说,山东拥有古籍近300万册,其中945部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居全国前三。去年以来,山东省启动了“古籍发掘整理研究工程”,通过海外文献回归、大型古籍整理出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共编撰出版古籍保护成果28种50册,山东省古籍修复中心也成为仅有的3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试点之一。与此同时,山东省启动的“东夷文化溯源工程”、“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工程”和“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工程”也在各自的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李国琳介绍,去年以来,山东省还启动了“突破曲阜”战略,突出文化对经济的引领功能,力图打造“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目前该项目已经纳入《山东省、文化部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尼山圣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项目已经启动建设。计划到2015年,曲阜文化经济特特区核心区文化产业总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李国琳说,今年10月15日在济南开幕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招徕了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及部分国家共700多个项目参展,期间交易签约额达400多亿元,共有80万中外游客参观博览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据统计,山东省以非遗项目为寄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已经达到了39120个,年营业收入197.47亿元,利税30.62亿元,从业人员135万余人。使得非物质文化真正“活起来”。

  儒学下乡村、进社区,开创“图书馆+书院”模式

  9月24日,习近平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曾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据李国琳介绍,自2013年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山东省17市都建成了自己的尼山书院。去年以来,山东省1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0余个村文化大院共计举办讲座1.6万次,已经覆盖了80万基层群众。大众网记者还了解到,山东省文化厅目前正组织专家教授编制全省统一教材,今后儒学文化“谁来听”、“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都将有统一的规范。

  在社区儒学方面,山东省开创了“图书馆+书院”的模式,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结合,开设了“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等五个活动模块。目前,已经招募专家团队20余人、志愿者380余人,其中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已经有1.4万人次参加了60多场国学讲堂,被国家图书馆授予荣誉称号。据李国琳介绍,山东省首创的“图书馆+书院”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打造文化品牌,让中华文化在核心层面走出去

  山东省连续举办三届尼山论坛,不但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也在世界舞台上产生了影响。李国琳介绍说,今年7月3日,尼山论坛组委会应韩国方面邀请出席了韩国首届陶山论坛,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在陶山论坛上以《中韩同命,继承弘扬,奉献人类》为题发表的演讲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同时,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的世界儒学大会也打造成为了儒学研究、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目前,世界儒学大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儒学研究领域中一大盛事,成为我国对外传播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李国琳说。

  李国琳还介绍说,去年以来,山东省已经建成3家“尼山书院”,并组织海外“尼山讲堂”。今年九月份,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澳亚文化节上,山东省组织了“山东周”活动,其中开展的高端儒学论坛,突出“孔子”主题,整合了文物、非遗、演艺、图书等资源,成功打造了“山东周”的文化品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