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确立新目标,实现新跨越

21.01.2016  13:2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2日在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  长    王勤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济南市市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紧迫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更加繁荣、更具魅力、更为和谐现代化新市中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区域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73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437亿元,年均增长1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近2倍,年均增长14.3%。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2亿元,年均增长19%;进出口总额46.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6亿美元。经济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0.6:20.1:79.3优化为2015年的0.4:16.5:83.1,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十一五”末提高了3.7个百分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集聚发展,山东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总部企业相继落户。全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在用商务楼宇达到73座,楼宇集聚度、关联度、创新度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预计完成增加值219亿元,年均增长16.4%,我区成为全省唯一金融商务类省级服务业改革试点,连续四次荣获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全区银行、保险业总部机构分别占全市的61%和42%,全市4家外资银行均落户我区;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初具规模,目前已有中粮期货、上海复星、深圳创投等40余家新金融机构入驻,培育了一批金融产业新亮点。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57亿元,2015年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5.4%。传统服务业扩容提质,形成了万达广场、鲁能国际中心、中海环宇城等诸多新商务中心,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区。集中签约落地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7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成立了区文化产业联盟,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创新战略深入推进。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221项,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6%,居全市第一。实施污染减排项目64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5个,淘汰落后机电设备705台(套),万元GDP能耗降低17%以上,超额完成了节能减排指标,区域经济高端、绿色、低耗特征更加凸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累计引进项目2938个,实际到位资金854.6亿元,形成固定资产投资510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020个,亿元以上项目86个,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9家,总数达到37家。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由“十一五”末的20589户增至53656户,增长160.6%,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后劲更加充足。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全域发展的主要抓手,大力推行“三重三化”项目推进机制①,举全区之力抓拆迁、推项目,五年来累计完成拆迁1200万平方米,供应土地5857亩,开工建设1195万平方米,呈现出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科学规划引领全域发展。坚持“拉开框架、拓展空间,构筑网络、强化支撑,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的基本路径,立足全区北部发展基础好、中部发展潜力大、南部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精心谋划北部核心区、中部拓展区、南部生态区的区域功能布局,形成了全域发展的新框架。老城改造实现重点突破。集中破解拆迁难题,先后完成魏家庄、经八纬一、梁庄等棚户区改造工程,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绿地普利中心、祥泰广场、山东书城、润华国际财富中心等一批高端楼宇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双龙、四里村、经四纬一等旧城更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即将全面启动,城顶街、上新街、机床一厂等策划项目已基本成熟,正在积极招商引资。新城开发建设提速提效。华润泛旅游综合体、鲁能领秀城、南北康片区、中海国际社区、文庄片区、融汇文化创意城等6个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片区项目加快推进,鲁能领秀城商业综合体、中海广场等高端商务商业设施投入使用。统筹推进旧村改造,柏石峪、九曲村民安置房已经竣工,兴隆、南北康、大庙屯等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以重点项目为“”,快速道路为“线”,六大片区为“”,“点、线、面”相结合的南部新城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重点道路建设强力推进。二环南路高架、二环西路南延、二环东路南延、二环南路东延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二环南路高架已全线通车,全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构筑。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6条16.1公里、农村公路55条98.8公里,七里山路西段、土屋路东段等瓶颈陆续打通,渴马路、大党路、红符路等农村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城乡道路更为通畅便捷。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的时期。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管机制更加健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构建了体制通畅、责任清晰、联动高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体系。积极推进城管工作重心下移,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形成了区、街、村(居)三级联动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市政设施更加完善。完成经四路、建新路等29条道路整修提升工程,改造提升王官庄九区等42个开放式小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5万平方米,治理河道148公里,新建提升农贸市场14处、便民市场23处,拆除违法违章建设61.6万平方米。水、电、气、暖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延伸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大力实施道路绿化、社区绿化、公园绿化、山体绿化、水系绿化,累计消除裸露地面45.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77.2万平方米,山体绿化1.1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9.9%、44.1%、4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3平方米,均位居全市第一。地表水转地下水、南水北调市中段工程顺利完成,玉符河综合治理及五库连通工程加紧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②扎实推进,硬化路面5200平方米,覆盖料堆渣土、裸露地面370万平方米,关停、取缔小石料厂60家、小塑料加工作坊20家,改造淘汰燃煤锅炉39台,8846辆黄标车全部淘汰完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的时期。始终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五年来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10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959元和15946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51.3%和61.8%。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9.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城市低保从每月400元提高到550元,农村低保从每年2400元提高到4000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完成12.1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28万人;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由每月50元提高到150元;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处、农村幸福院9处、老年公寓8处,启动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公租房7225套,各类安置房21195套,居住条件有效改善。投入7000万元,完成了11家区属国有(集体)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工作,企业改革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高位均衡发展,五年来,累计投入4.04亿元用于学校校舍加固及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全区71所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基本办学条件;投入3.4亿元,新建学校5所,增加班数183个,增加学位8460个;投入1.0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9所;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了20大教育集团,形成了教育集团链,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85%。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新建改造社区健身场所30处、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85个,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区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建成“321”医联体③,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社区建设全面推进,改造提升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1处;以政社互动、园区驱动、四社联动为引擎,助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实施“五化”提升行动④,推动乡村连片治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 17 个;坚持精准扶贫开发,对9个贫困村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综合救助,推动由输血救济扶贫向造血产业扶贫转变,8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治安警情、刑事警情持续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较好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物价、史志档案、慈善老龄、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区政府坚持不懈抓改革、转作风、建机制、提效能,全力以赴抓拆迁、推项目、广招商、促转型,在攻坚克难、推动发展、争先进位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作风建设成效明显。五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查摆“四风”问题,强力治理“庸懒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查办违法案件,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塑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2项,审批环节压缩7.9%,承诺时限压缩41.5%;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事业单位14个;顺利实施了食药监、工商、质监和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了区政府项目资金管理中心和济南市中控股有限公司,增强了区级投融资平台支撑项目建设、保障民生改善的能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累计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29.3万件;开通了市中手机报、市中头条微信和市中手机台APP,搭建了与区政府门户网站并行的更加方便快捷的政务信息公开新平台;启用新政务中心,清理回收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自有出租房屋2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为民服务场所45处,打造了优质高效便民服务环境。法治建设稳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1件、政协委员提案334件,面复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区规划,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制定并公布了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了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启用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修订完善了《区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

      过去的五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创业、奋力拼搏,市中大地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这是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我们鼎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为市中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实践极为丰富,积累的经验十分珍贵。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探索实践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主动抢占区域发展的战略先机;必须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有力支撑,大力推进片区开发、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承载力和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方法破解难题、激活内力、增强动力;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用更实的举措构建和谐、保障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严格依法履行政府职责,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创造对得起人民、经得起检验、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现代服务业聚集度不高,工业结构单一,现代农业相对滞后,新兴业态尚在培育,产业升级任重道远;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南部、西南部发展很不充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环境面貌明显滞后,旧村改造任务艰巨;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空气污染、占道经营、部分区域“脏乱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尚未脱贫;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仍然较多;机关效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的境界标准和能力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我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更是我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乘势而上、再攀新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确立新目标,实现新跨越。

  未来五年,国家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将会继续出台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政策,推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降息等微刺激措施,着力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红利;我省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强化重点区域带动,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市提出了“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发展目标,并从战略、途径、动力、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路径和重点举措,将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为我们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省会强区提供了难得机遇。从我区发展来看,通过片区开发、旧村改造、快速路网建设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深入实施,全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提供了重要支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总部经济加快集聚、新兴产业强力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增添了强劲动力;经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重点项目、破解征收拆迁难题等多重考验,全区上下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汇聚了强大力量。市中争先进位的基础更加坚实、空间更加广阔、后劲更加充足,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全市发展新要求,紧跟全市发展新节奏,对标全国先进,树立强区标准,面向全省争进位,立足全市比干劲,抢抓机遇、奋力争先,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区情实际,区政府制定了《济南市市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目标方向,按照“拉开框架、拓展空间,构筑网络、强化支撑,统筹城乡、全域发展”基本路径,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城乡一体、民生优先”四大战略,立足稳中求进,突出提质增效,持续有力抓好新型城市化、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社会建设、依法治区等重点任务,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建设更加繁荣、更具魅力、更为和谐的现代化新市中。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纲要》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年均增长5%左右。

  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北部核心区、中部拓展区、南部生态区统筹推进、互动发展,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格局更加巩固。对接融入全市“四个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环境品质实现新提升。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耕地保有量达到市计划要求,新增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2%,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社会建设得到新发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理实现普遍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果,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政务服务更加务实高效清廉;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纲要》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集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强化“产业兴区”意识,把产业升级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围绕全市“四个中心”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现代金融新高地、现代物流制高点、科技创新新平台。发展壮大金融产业规模,形成以金融产业为龙头,现代商贸、信息通讯、文化休闲、家政养老、商务服务、高端物流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集聚发展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民间资本管理、股权众筹等新金融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设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做精做强楼宇经济。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创业集聚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开创均衡融合发展新格局。要着力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协调共进、融合发展。调整提升北部核心区,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业态,努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加快发展中部拓展区,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城市快速路和旧村改造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二环南路产城融合示范带、二环西路新兴产业集聚带,建成职住平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业宜居新城区。保护发展南部生态区,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水系建设和污染防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展现生态文明市中新形象。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精准治理大气污染,扩大智慧环保应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加快构建生态市中;统筹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区域的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规划建设, 大力整治城乡环境, 着力解决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落实长效常态机制,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宜居乡村提升行动,展现洁净靓丽、绿色生态、宜业宜居市中新形象。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全力增创加快发展新动力。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行智慧政务应用,营造公平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利于开放发展的新体制。提升“引进来”质量,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积极打造招商载体,突出招大引强,着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投资体量大、税收贡献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实现招商引资总量、体量和质量的新突破。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引导、扶持一批中小微外贸企业快速成长,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区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推进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创发展动力。

  五是坚持共建共享,形成包容和谐稳定新局面。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保障基本民生。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六个精准”⑤的要求,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前实现现行市定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统筹发展教育、医疗、人口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秩序。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指标。

  (一)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着力壮大经济实力。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双管齐下”,夯实主导产业基础,激发新兴产业活力,努力推动产业升级。一是突出优势引领,协同发展主导产业。巩固提升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产业,积极培育发展股权投资、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等新兴金融业态。利用祥泰广场优质载体,高标准建设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打造区域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区和新金融产业发展高地。鼓励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向一站式商业综合体转型,以欧亚大观商都、鲁能贵和购物中心等新建商贸设施为载体,大力发展精品商贸、特色商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市中建设,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培育“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积极发展研发设计、高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社区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实现由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变。二是突出产业集聚,高端发展楼宇经济。围绕提升产业集聚度、关联度、创新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信息平台,完善考核办法,强化对楼宇经济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引入社会化服务对老旧楼宇进行业态调整和改造升级,引导楼宇产权方主动进行业态置换,鼓励楼宇企业以商招商。对绿地普利中心、鲁能国际中心等新投入使用的高端楼宇,明确发展定位,加强产业引导,重点引进总部企业及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着力培植一批产业集聚、服务集中、效益集成的“外贸楼”、“金融楼”、“电商楼”。三是突出要素交汇,创新发展园区经济。抓住省、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利机遇,高品质建设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及“星工坊”、“JN150”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文化市中”、“创意市中”新名片。加快推进中海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电商龙头和领军企业,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加快集聚,积极培育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扎实做好新城工业基地落地项目的跟进服务,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掘玉符河沿岸资源禀赋,改造提升、规划新建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四是突出文化融合,特色发展商业街区。坚持融合发展、规模经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探索建立商业街区建设、运营、管理新模式。依托新世界综合体、悦动城生活广场项目,完善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快提升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依托融汇老商埠一期项目,加快经纬巷、经二路、经四路等特色商业街规划建设,打造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百年商埠文化传承街区。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全域发展。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强化“三重三化”推进机制,以项目促转型、稳增长、增后劲,强力推进总投资168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3006万平方米的80个重点项目,加快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一是以旧村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把旧村改造作为拓展空间、实现全域发展的新战场,以快速路建设为契机,精心搞好规划策划,加快实施文庄、搬倒井、小岭、魏家、山凹等旧村改造项目,激发区域发展活力,释放更多发展空间。坚持安置先行,优先抓好村民安置房建设,通过旧村改造,实现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市容市貌改观、城区品位提升、发展后劲增强。二是以旧城更新提升老城功能品质。集中力量抓好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双龙、朗诚中心等在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中光明街、四里村、经四纬一等条件成熟项目,尽快启动济南宾馆、中山公园、城顶街、机床一厂、上新街等片区拆迁改造,促进老城“做精、长高”,为高端产业聚集提供更多优质载体。三是以六大片区引领新城开发建设。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组团式开发、板块式推进,加快六大片区开发建设,倾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南部生态新城。全面启动华润兴隆主题公园建设,着力提升片区品质;强力推进南北康片区“六城三中心”⑥项目建设,启动核心商业区开发;加速推进鲁能领秀城、九曲、文庄、大庙屯等片区开发建设,着力抓好拆迁安置,以片区的大开发、大建设改善环境面貌、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四是以征地拆迁强化发展支撑。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实施和谐有序拆迁。重点推进南部新城六大片区拆迁工作,抓好鲁能领秀城、兴隆、南北康、九曲、大庙屯片区拆迁收尾,尽快启动文庄老村拆迁,加快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步伐。强力推进二环西路南延三期和英雄山路南段高架桥等工程征收拆迁,高标准建设分水岭路至阳光南路路段,着力构建外通、内畅、互联的现代交通体系,为南部新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优化环境为主线,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保民生的理念,狠抓城乡环境治理,美化市容市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加强督查通报,抓好问题整改,严厉处罚问责,出重拳、下猛药,动真碰硬、铁腕治霾,全面治理扬尘污染、燃煤污染和各类非法排放,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二是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治理“脏乱差”;坚持疏堵并举、齐抓共管,加大占道经营、露天烧烤、非法“小广告”等城市顽疾治理力度,巩固创卫成果。对白马山西路、陈庄大街等11条次支干道及94条开放式小区道路进行整修提升。加快推进九曲沟、大涧沟整治工程,缓解七贤庄地区内涝压力。继续保持对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坚决杜绝新的违法违章建设。全面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乡村连片治理为抓手,大力实施“五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三是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围绕打造绿色市中、多彩市中,继续推进郎茂山山体公园建设,实施万灵山、小姑山山体绿化工程,大力实施荒山绿化,不断增强南部山区的绿肺功能;扎实推进玉符河综合治理、五库连通和兴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精心实施河道、绿地、道路、建筑小区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四是深化完善城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城管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运行流程和监管模式,大力推行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城管重心下移,全面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管理、监督、考核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环卫保洁市场化路子,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增添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动力支撑,有效破解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矢志不移谋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精准发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和社会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快诚信市中建设,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整合招商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内外合一、专业运作、力量集中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二是凝心聚力抓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外经外贸,推动区域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围绕全区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完善各区域、各园区、各楼宇的功能定位,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突出新金融、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总部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实施外贸企业主体培植战略,研究出台支持外经贸发展的实施办法,坚持做强大企业与帮扶小企业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辖区进出口实绩。利用好阿里巴巴旗下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外贸服务和金融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加快推动传统外贸模式革新升级。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两手抓,主动对接、高效融入“两区一圈一带”战略,优势互补,借势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坚定不移促创新。坚持创新驱动,搭建载体,营造环境,激发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大学创业学院建设,打造科技成果策源地和创新创业新平台。大力发展“创客经济”,利用楼宇、园区以及存量厂房打造载体,汇聚人才,健全服务体系,力争培育一批“金种子”项目、孵化一批“金种子”企业,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增进群众福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和可持续原则,继续深入落实16项惠民政策,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实施12项民生工程⑦,扎实办好40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深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打造数字化立体就业“云平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更好服务;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扶持计划,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二是加大保障救助力度。统筹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以低保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及计生困难家庭等群体为重点,扎实开展大病救助、教育救助、生活救助等专项救助,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村贫困空巢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三是深化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学前教育、特色教育、城郊学校、薄弱学校、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水平等六大提升工程,推进课程教学、教育评价制度等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项目,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四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组建医疗健康集团,优化“321”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建立“互联网+医疗”的网络互动平台,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疗服务优质化。五是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机构,鼓励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社区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开通救急绿色通道,构建区、街、村(居)与政府、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互补联动的“三级四方”养老服务体系。六是实施乡村脱贫攻坚。完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机制,建立精准脱贫台账,加强动态管理;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资金,加快贫困村水、电、路网改造提升,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七是深化平安市中建设。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行动,强化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认真做好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物价、史志档案、慈善老龄、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积极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争先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全力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完成“十三五”规划和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坚持不懈提升境界,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大解放、境界大提升作为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力量源泉,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立志高远、敢于担当、励精图治的精神,瞄准先进、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做到用高标准激励斗志、用高压力加大动力、用高追求凝聚合力。大力倡导面对重任以干为乐、面对矛盾挺身而出、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作风,健全完善容错机制、考评机制和保护机制,旗帜鲜明地褒奖担当者、鼓励担当者、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创造良好环境。

  (二)锲而不舍改进作风,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和“钉钉子”的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决策执行,推进工作提速增效。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能力体现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完善推动抓落实的办法,健全激励抓落实的措施,构建督促抓落实的机制,使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时间进度和任务要求,有督促、有检查、有考核,真正做到说了就办、办就办好,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失职追究制,积极推行绩效评估和效能监察,注重在基层一线和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的岗位上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真正给肯干事的以机会、能干事的以舞台、干成事的以褒奖。

  (三)坚定不移依法行政,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坚决贯彻执行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运用法治手段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毫不放松严格监管,努力建设清廉政府。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勤政廉政教育,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不越政治底线、不碰口袋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加强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坚持勤俭行政,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诚信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为建设更加繁荣、更具魅力、更为和谐的现代化新市中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三重三化”项目推进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事项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

  ②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扬尘治理与渣土整治、工业污染源达标提升、机动车污染治理、成品油品质保障、餐饮油烟集中整治、清洁能源推广、违法排污设施取缔、落后产能淘汰、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全民参与环保等十大行动。

  ③“321”医联体:省立医院(三级)—区医院(二级)—基层医疗机构(一级)三级医疗联合服务体系。

  ④“五化”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村庄街巷硬化、村庄亮化、绿化、美化、保洁长效化“五化”提升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⑤“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⑥南北康片区“六城三中心”:南北康片区规划建设百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打造“六城三中心”,即精品购物城、运动娱乐城、会展婚博城、健康医疗城、美食不夜城、奥莱水世界和创业中心、央企中心、外企中心。

  ⑦12项民生工程:

  (一)就业促进工程

  1.投入2000万元,打造省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及创业学院各1处。

  2.全年安置就业再就业1.8万人,组织就业培训7600人次,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岗位100个。

  (二)特殊群体救助工程

  3.投入2860万元,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4.投入720万元,发放重度、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等救助资金。

  5.投入1200万元,用于孤儿、流浪乞讨人员及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

  (三)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6.投入1500万元,对7所区属幼儿园进行设施提升,对3所幼儿园园舍进行加固改造。

  7.投入1.74亿元,对31所城郊及薄弱学校进行大提升,对26所城区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完成落后教育教学设备和网络设施更新。

  8.投入1.83亿元,加速推进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新建舜苑学校、育贤三小,启动建设领秀城高中,新增校舍5.16万平方米。

  9.投入1930万元,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

  (四)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10.投入2680万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人均经费标准,从40元提高到45元。

  11.投入200万元,对全区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进行生活补助。

  12.投入470万元,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大病救助。

  13.投入500万元,继续提升“321”医联体平台建设,提高为民医疗服务水平。

  (五)养老服务保障工程

  14.投入3400万元,加快推进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处、农村幸福院4处;投入3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15.投入120万元,将具有市中区户籍、90—99周岁的老年人长寿生活补贴标准由100元提高至160元;投入50万元,为具有市中区户籍、60—80周岁部分生活困难、空巢、孤寡、失独、低保老人和老年文化骨干、老年志愿者购买银龄安康保险。

  (六)住房保障工程

  16.投入4000万元,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0万平方米;投入430万元,对5828户居民房屋实施供电一户一表改造;投入510万元,维修直管公房4.5万平方米。

  17.大力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安置房1.11万套。

  (七)便民设施建设工程

  18.投入500万元,改善社区服务条件,改造提升村(居)服务用房5处、2000平方米。

  19.投入480万元,扶持发展“互联网+便利店”70处。

  20.投入730万元,新建区图书馆分馆6家,改造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30个,更新、安装健身路径50条,改造小型健身广场10处。

  (八)农村道路建设维修工程

  21.投入125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22.投入2280万元,改造农村道路3条,总长6.2公里。

  23.投入680万元,新建农村道路6条,总长5.7公里。

  (九)市政设施管护工程

  24.投入2500万元,对白马山西路、陈庄大街等105条次支干道及开放式小区道路进行整治。

  25.投入1270万元,对辖区主次支路及井口井盖、雨污水管道等市政设施进行维修养护。

  26.投入620万元,实施河道清淤、危旧河道设施整修,加强防汛监控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防汛能力。

  (十)城乡绿化提升工程

  27.投入4500万元,对老虎洞山、蝎子山等5座破损山体进行治理,对郎茂山公园实施排险整治。

  28.投入3000万元,提升郎茂山公园,启动万灵山山体公园建设。

  29.投入1750万元,加强日常养护,继续消除裸露地面,提高绿化覆盖率。

  30.投入1780万元,对阳光新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及八一立交桥等绿地、游园进行绿化提升。

  31.投入500万元,实施农村重点道路绿化工程。

  (十一)市容市貌整治工程

  32.投入1.15亿元,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环境保洁标准。

  33.投入830万元,对青年西路、玉兴路、文化市场东路、机一西厂路等道路进行环境整治提升。

  34.投入3750万元,对舜绣社区、梁庄小区等开放式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提升。

  35.投入150万元,用于改造保洁员公寓。

  (十二)乡村建设工程

  36.投入3190万元,实施海绵城市试点兴隆流域综合治理和玉符河绿色生态园节水灌溉工程。

  37.投入1030万元,实施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4000户,新建“五小”水利工程80余处。

  38.投入1000万元,实施玉符河沿线5个村连片治理。

  39.投入1500万元,用于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公益事业建设。

  40.投入3000万元,推进乡村扶贫解困工作,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
章丘法院:拘留2人 讨薪10万 让农民工暖心过中秋
  今年中秋节前,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节,新华网
济南章丘:聚焦“三个维度” 增强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
  作为“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新华网
海右文艺讲堂举办第九期《红色经典歌曲赏析》讲座
  9月25日,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等主办,新华网
商河县油区工作协调服务中心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为推动共驻共建常态化,落实“三张清单”社区需求,新华网
平阴安城镇:北变智达总部经济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近日,北京北变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新华网
“迎国庆,保平安” 济南章丘公安在行动
  “国庆假期各景区将迎来旅游高峰,新华网
济南章丘刁镇街道:坚决念好"四字诀" 治理基层微腐败
  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新华网
济南工人新村南村街道“一轴两轮”厚植社区干部繁育“沃土”
  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南村街道坚持组织引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