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5.08.2015  21:59

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德州市坚持把体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省政府正在制定贯彻意见,特别是今年德州市又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全国35个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之一,这都将为德州市体育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一、德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基础

德州市是全省唯一全国35个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之一,拥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3个,各类体育生产经营企业860家,涉及体育用品生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零售、培训、中介、医疗保健等7个行业20多个门类。2014年,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体育装备器材出口到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200多个国家,实现营业收入近250亿元,上缴利税60.5亿元,行业GDP贡献率达3.2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规模效应近650亿元。2014年德州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一)体育用品制造业基础雄厚。2014年,德州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172家,涉及体育器材、体育产品原材料、服装、运动专用医药等领域,实现主营业收入242亿元。乐陵市被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友谊器材公司连续多次成为奥运会、青奥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体育器材供应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品牌价值、规模效益、总资产列全国同行业首位。友谊体育器材公司是世界6家之一、中国唯一一家运动射箭生产厂家。德州美利达品牌获评中国自行车行业十强第二名。宁津的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三家公司均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专利50多项,其室内商用健身器材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70%,在2013年、2014年中国健身器材十大品牌评选活动中,“迈宝赫”连续荣膺中国商用健身器材十大品牌之首。体育行业创新平台形成规模,拥有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内高端科技体育产业研发中心4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4件,国家免检产品1件。120多种器材通过了国家奥委会及其他专项专业认证。通过室外健身器材国体认证的企业达到4家(全国22家)。

(二)体育健身休闲业蓬勃兴起。德州市群众体育运动基础坚实,氛围浓厚。全市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数众多,项目丰实。全市共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000人,规划建设了全民健身活动晨晚练点2300余处,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连续多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以市体育中心、天兴康美、金万方等为龙头的健身中心和健身俱乐部,已成为全市体育健身休闲业的排头兵,注册会员近万人。“花钱买健康”成为广大群众普遍认同的消费观念。一批围棋学校、乒乓球俱乐部、民办武校、跆拳道训练班、女子瑜伽健美操班等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目前,全市有各类体育社团组织近200个,每年培训人数万人以上。 

(三)体育竞技表演业日趋繁荣。德州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德州“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赛和四届“陕汽杯”全国超级卡车大赛,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2014年,商业化运作了中国、澳大利亚、立陶宛、古巴“四国男篮对抗赛”、“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邀请赛。首届中国(德州)健身交流大会在该市举行,将连续举办四年。每年5到11月期间,“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历年来,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德州赛段比赛、全国肥仔艇大赛、美国哈林花式篮球表演赛、中泰拳王争霸赛、世界笼斗争霸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WCBA女子篮球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商业体育赛事。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赛事活动逐年增多,全市体育竞技表演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县域体育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强劲。在宁津县、乐陵市和庆云县已经形成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集聚区。乐陵市2014年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实现200亿元,宁津县、庆云县年度产业销售收入均超过20亿元。庆云崔口镇二年多的时间就汇聚了20多家体育器材制造厂家,被省体育局授予“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称号。齐河欧乐堡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夏津黄河故道休闲运动项目、禹城体育运动广场项目,每年接待运动爱好者10万人次。体育产业规模化、集聚化、效益化的优势日益显现,带动了县域经济和健身休闲、体育消费等一系列产业全面发展,如商业、餐饮、娱乐、旅游、广告、房地产等。

(五)发展要素保障有力。德州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区域,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境内形成了京沪高铁、德石铁路等“三纵三横”铁路网和京台、青银、德滨等“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5条国道、13条省道穿境而过,26个公路出口通达周边,是全国16个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拥有大专院校40余所,每年培养各类高中级人才近20万人,职业教育发达,每年为社会培训技能型人员近17万人次,是山东省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金融资源日趋密集,拥有商业银行13家,融资担保公司1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4家,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全国资本交易大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试验列入国土资源部和山东省重点支持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项目区106个,已统筹土地整治挖潜指标7.4万亩。

二、发展思路、目标和布局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山东省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实施意见》,按照“优结构、扩总量、壮财力、惠民生”的要求,以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打造“世界体育装备器材制造业基地”、“国家体育科技创新示范市”和“国家级体育休闲养生基地”  ,力争把全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牌突出,具有强大产业辐射带动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体育产业之都。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思路,确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到2017年,建成全国体育产业之都。体育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影响和带动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增加值170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00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80%;

到2020年,建成亚洲体育产业核心城市。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环境更加优化,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建成体育装备制造、会展营销、商贸物流、康复休闲协调发展的体育产业核心城市。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增加值260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00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到2025年,力争建成世界体育产业名城。

(三)空间布局

全市体育产业建设发展的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一核、两翼、多基地”。

  “一核”:即“德州市体育产业核心区”,包含德城区、运河经济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国家体育用品科技创新中心”等七个中心的建设,将德州市核心区打造成为集孵化、研发、展示、会展、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体育科技创新示范市”。

两翼”:即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组成的体育用品产业带和陵城区、平原县、武城县、夏津县组成的户外休闲带,推进“世界体育装备器材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体育休闲养生基地”建设。

多基地”:依托各县市区优势和主导产业,在全市打造10个体育产业基地。即陵城区健康养老体育产业基地、禹城体育生物技术基地、乐陵体育装备制造基地、宁津体育商用器材制造产业基地、齐河青少年运动产业基地、临邑运动食品生产基地、平原体育服装加工基地、武城自行车赛事基地、夏津户外休闲基地、庆云户外健身器材产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建国家体育创新示范市。依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美利达自行车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及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载体,建立健全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体育产业科教实训基地。以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龙头在乐陵市、宁津县、庆云县打造全国体育用品研发、制造、销售中心,建成集研发、生产、培训、检测、运动示范于一体的全国最具优势的体育装备器材研发中心。引导德州市体育企业向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的创新体系,把德州市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体育创新示范市。

(二)发展体育制造业,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依托强大的体育装备制造业基础,积极发展碳纤维材料运动系列产品、高分子材料多功能产品、冰雪运动系列装备、竞技体育及健身器材系列产品为主要业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结合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开发户外运动,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户外休闲产业集群,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造户外拓展及露营中心、垂钓基地、水上运动中心,促进市民参与消费。丰富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产业门类。促进德州市体育产业各子行业协同发展,协调好各县市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围绕“一核、两翼、多基地”的布局,建立高效、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三)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培育健身消费市场。加快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配套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群众健身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结合城区自然河道、湿地、农田、林地形成集大型综合性公园、主题公园、城市休闲绿地、景观林荫通道、防护绿带于一体的城乡绿地系统,建设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健身休闲绿道。大力建设健康养生俱乐部,在山东率先试行医保、健身卡合二为一,持卡人可以在指定的场馆刷卡,用医保卡余额购买健身服务。鼓励大众参与健身锻炼,带动体育场馆等各种消费。

(四)开发特色体育赛事,扩大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将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重点发展项目,推广到各县市区和乡镇,依托良好的群众基础,举办“中国太极拳大会”。制定发展围棋事业政策,组建专业围棋教师队伍,全面推广围棋教育;建造集大型围棋比赛场地、围棋培训场所、国家围棋集训中心、餐饮、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式中国围棋城;组建围棋联赛俱乐部,创建围棋学校,举办围棋文化节。依托岔河皮划艇基地、减河湿地体育运动公园等设施,开发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大赛。在平原县、夏津县举办“情侣户外探险大赛”,陵城区马颊河生态岛举办“马颊河环岛马拉松”、“趣味扒鸡跑”五公里慢跑比赛。提高体育赛事组织水平,继续在中小学校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七大联赛,办好“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赛、中国(德州)健身交流大会、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WCBA女子篮球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商业赛事。加大高层次体育赛事的引进。

(五)打造大型城市健康综合体,推进智慧体育建设。以市区大型体育场馆商用功能区和居民住宅楼商业开发用地为载体,打造涵盖运动健身、中医养生、营养美食、休闲娱乐、健康商品、美容美体、青少年体育培训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健康综合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或改造现有体育场馆,并开展市民健康管理、运动员管理服务的“智慧体育系统”,将智能服务及智能决策应用到市民的体育活动中。建立市民健康档案,以医保健身卡为媒介,记录市民的健康信息、健身情况并给出健康处方。

(六)培育运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体育产业融合。发挥体育产业辐射范围广、关联度高的优势,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旅游、会展、物流、商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筹办世界商用健身器材大会、中国健身器材用品博览会、中国健身器材业人才高峰论坛等体育产业会展,大力发展体育会展业。建立现代、专业、高效的体育物流网和德州专业化的会展中心,实现订购、生产、运输一站式服务,打造我国北方体育产业会展服务平台,充实完善德州体育用品产业链条。

四、实施路径

(一)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世界体育装备器材制造业基地”、“国家体育科技创新示范市”和“国家级体育休闲养生基地”三大总体定位,紧紧围绕“一核、两翼、多基地”,对全市体育产业建设发展进行战略布局。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结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整体统一”的布局思路,实现“一核突出、两翼联动、多点辐射”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重点、明晰发展方向、突出产业特色,积极引导和推动体育产业在各县市区的发展,形成经济集聚效应。

(二)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资本,着重引进知名度高、规模大、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及产业项目,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吸引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美利达自行车有限公司、迈宝赫体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体育产业小微企业发展和培育。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体育发展社会化,充分发挥健身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小微企业崛起、体育社团活跃的良好投资环境,激发体育产业发展活力。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依托业已形成的创新平台,发挥规模优势,建立集科技研发、高科技企业孵化、产业人才培育、资源交易四位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智能体育科技产业园。以“加速器+孵化器”模式培育体育行业高科技企业,建立项目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入园程序,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确保入园企业项目优、前景好、发展快。政府及管理机构为入园创业企业提供从技术、资金到配套生活设施的全方位服务。与科技孵化园区结合,建设以“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培育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重点的全程化科技服务链,实现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与京津冀区域在科技创新方面空间响应。

(四)推进体育协会实体化。大力推进体育协会实体化,进一步发挥体育协会在体育工作中的媒介作用和服务功能。一是形成独立协会法人制度。简政放权,降低登记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体育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大力培育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社会组织;二是成立德州市体育产业协会及行业分会,规范行业秩序;三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搭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公开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名录,并对服务项目严格执行预算制,以招投标、询价、邀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购买,并向社会进行公布。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鼓励社会多方投入,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以德州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体育经济与产业、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完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政策。制定高端体育人才引进计划,公开招聘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与产业、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壮大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完善体育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体育产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安排一定比例财政资金或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群众健身消费,政府补贴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市民免费或低价开放;明确体育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设立德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建立市、县、镇三级体育产业项目库,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全市平均每年建设标准公共体育场馆5个,非标准公共体育场馆设施80个。每年推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40项,中小型配置设施建设180项。

(三)利用网络技术,调动体育产业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扩大体育产业领域的智慧应用,搭建体育产业产权交易、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等资源平台,充分调动全市各县市区体育产业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四)加强宣传推广,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发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拓宽信息传播与沟通渠道,大力宣传和报道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五)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监督问责。建立市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管理协调和综合服务;制定德州市体育产业发展考核指标和实施细则,将体育产业考核指标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考核体系。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全市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