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戏曲保护工作: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双管齐下”

19.04.2017  06:46

   中国山东网4月18日讯 (记者 郝强) 4月18日下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山东新闻大厦召开两夹弦、聊斋俚曲及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地方戏曲两夹弦、聊斋俚曲保护项目调研组负责人郭学东、安啸梅分别介绍了两项目前期调研情况。菏泽市定陶区文体局局长杜玉章、淄博市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分别代表介绍了两夹弦和聊斋俚曲的保护现状,随后,来自省内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们进行了讨论。

  “两夹弦”是流行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以及河南东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其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建国后,山东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的两夹弦表演团体,先后排演了多部剧目,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戏曲展演中荣获大奖。由于种种原因,两夹弦目前仅有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两夹弦剧团,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16年12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将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列为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并启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 两夹弦项目。该项目将延续之前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目前已率先启动两夹弦剧种的理论研究工作和《两夹弦图典》编撰工作。

  聊斋俚曲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文艺样式,由蒲松龄将自己所写的唱本配合当时流行的俗曲时调创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聊斋俚曲自诞生以来,以口口相传的方式,长期流行于淄川地区。但世殊时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仅剩12个曲牌19首乐曲和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一家团体,俚曲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2017年年初,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正式启动了聊斋俚曲的保护计划,先期已经在淄川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详细了解了聊斋俚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播情况以及剧团现在的创作演出情况,搜集了大量了文字音像资料。

  戏曲传承 任重道远

  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演剧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由于文化环境和政治因素的种种原因,有2/3左右的剧种正面临衰亡或已经衰亡。已知有记录的山东地方剧种有近40种之多,目前尚有专业剧团的仅剩14个剧种,70%的剧种已经消亡。

  国家对地方戏曲日渐衰微这种现象非常重视,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来保护、扶持地方戏曲的发展。文化部于2013年下发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于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可以说,地方戏曲的保护、扶持工作既是国家文化传承事业的重点,又符合广大基层百姓的实际艺术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当仁不让”地扛起了山东地方戏曲保护扶持工作的大旗,建院之初便提出打造“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开展濒危地方戏曲的抢救工作。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对多种地方戏曲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使很多濒临消失的地方戏曲重新立到了舞台之上,大弦子、五音戏、茂腔、四平调、蛤蟆嗡等宝贵的地方文化记忆,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得以保护与传承。

  “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菏泽大弦子戏剧种的抢救性恢复”项目,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后第一个地方戏曲保护传承项目。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挖掘、复排了消失四十多年的剧种——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该剧于2014年7月在菏泽大剧院成功首演在全省戏曲界、学术界及广大戏迷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又于2016年7月应邀参加香港“中国戏曲节2016”,在香港大会堂剧院成功上演,这是山东濒危剧种大弦子戏经过重新挖掘抢救后首次在境外演出,整个剧场座无虚席,香港观众反响热烈。

  《两架山》的成功给予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信心和力量,也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两架山》之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又与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地方戏剧的发掘保护工作,收效甚著,如2015年与冠县政府签订协议,共同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濒危剧种“蛤蟆嗡”,该项目已完成全部保护工作,相关成果集业已出版。

  三位一体 山东首创

  山东省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上的成功,得益于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三位一体”。一是恢复濒危剧种代表性剧目,使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戏曲舞台上,让人们能从舞台上直观感受到古老濒危剧种的艺术魅力,让传统老戏复活,让剧种在得到重生。二是运用电视手段,拍摄反映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的大型文化纪录片。以纪实、访谈、情景再现和动画等手段,展示地方戏曲的历史形成、繁盛和衰落;以科研人员抢救濒危戏曲剧种为切入点,记录科研人员和基层文艺工作者在挖掘、复排濒危剧种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对地方戏曲的喜爱和痴迷,传播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髓内涵。三是集合院内科研力量,对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理论化,形成学术成果,对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参考样本,为省级艺术科研机构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社会提供成功范例。

  这套模式成功整合了学术资源与艺术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术研究能更为深入地服务于艺术实践,这是山东戏曲保护的“首创模式”,也是山东地方戏曲保护工作的重要经验。目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已经成功实践于菏泽大弦子戏和冠县蛤蟆嗡。

  知行合一 砥砺前行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上的成绩,既得益于科学的保护模式,又得益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工作模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既有艺术创作方面的人才,也有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二者兼顾,互为依托,所以能在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双管齐下”,实现“知行合一”。

  在排演蛤蟆嗡戏曲《武训舍情》时,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派出了导演、服饰、摄像、舞美等多位专业技术人才,与冠县地方剧团合作,以提升地方戏曲的艺术品质,带给观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今年3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又派出两个理论小组,先后赴淄博淄川和菏泽定陶,了解“聊斋俚曲”和“两夹弦”的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以后的理论研究工作和艺术实践工作作准备。

  三年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始终是在山东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兢兢业业,砥砺前行。省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地方戏曲保护工作已经在全省打响了知名度。通过“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我们与地方政府、地方院团合作,救活了一个个濒危剧种,收获了一个个鲜活的成果,得到的广泛社会效益也让当地政府真切感受到了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菏泽市、金乡县、冠县等地,原本没落的剧种和院团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有的成立了专业院团,有的解决了人员编制和扶持资金,有的实现了建设剧场的目标,“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不仅让濒危剧种得以复活,更是激发了地方院团的活力,成为山东省地方戏曲复苏与振兴的孵化器。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两夹弦、聊斋俚曲及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是“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2017年崭新阶段的起点,山东戏曲人必将振奋精神、再创佳绩,为山东戏曲保护传承工作的发展继续努力。

  最后,张积强院长代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向到场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总结了“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有关情况。两夹弦、聊斋俚曲及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三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三年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积极探索濒危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工作,走出了一条鲜活的、具有山东特色的保护路径。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