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戏曲保护进入“首创模式” 不让任何一个剧种再消亡

19.04.2017  06:46

  今天,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山东新闻大厦召开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启动抢救两夹弦、聊斋俚曲项目。

  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演剧形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由于种种原因,有2/3左右的剧种正面临衰亡或已经衰亡。已知有记录的山东地方剧种有近40种之多,目前尚有专业剧团的仅剩14个剧种,70%的剧种已经消亡。

  国家对地方戏曲日渐衰微这种现象非常重视,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来保护、扶持地方戏曲的发展。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建院之初提出打造了“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开展濒危地方戏曲的抢救工作,对多种地方戏曲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使很多濒临消失的地方戏曲大弦子、五音戏、茂腔、四平调、蛤蟆嗡等宝贵的地方文化记忆,重新立到了舞台之上,并得以保护与传承。

  2016年初,蛤蟆嗡的抢救性恢复纳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的框架之中,这是继2014年与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联合实施“拯救濒危剧种——大弦子戏”项目之后,启动的第二个濒危地方戏曲剧种抢救性工程,而在项目中探索的“三位一体”保护模式再次被付诸实践。所谓的“三位一体”即:排演一出蛤蟆嗡剧目《武训舍情》、拍摄一部蛤蟆嗡文化纪录片《难割舍的蛤蟆嗡》、出版一部剧种理论成果集《山东濒危地方戏曲剧种——蛤蟆嗡研究》。恢复濒危剧种代表性剧目,使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戏曲舞台上,运用电视手段,拍摄反映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的大型文化纪录片。集合科研力量,对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理论化,形成学术成果,对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参考样本,为省级艺术科研机构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社会提供成功范例。这套模式成功整合了学术资源与艺术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术研究能更为深入地服务于艺术实践,这是山东戏曲保护的“首创模式”,也是山东地方戏曲保护工作的重要经验。

  “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菏泽大弦子戏剧种的抢救性恢复”项目,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后第一个地方戏曲保护传承项目。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于2014年7月在菏泽大剧院成功首演在全省戏曲界、学术界及广大戏迷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又于2016年7月应邀参加香港“中国戏曲节2016”,在香港大会堂剧院成功上演,这是山东濒危剧种大弦子戏经过重新挖掘抢救后首次在境外演出,整个剧场座无虚席,香港观众反响热烈。

  《两架山》的成功给予了大家信心和力量,也为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两架山》之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又与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地方戏剧的发掘保护工作,收效甚著,如2015年与冠县政府签订协议,共同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濒危剧种“蛤蟆嗡”,该项目已完成全部保护工作,相关成果集业已出版。

  目前,抢救两夹弦、聊斋俚曲项目已经启动。“两夹弦”是流行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以及河南东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其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建国后,山东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的两夹弦表演团体,先后排演了多部剧目,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戏曲展演中荣获大奖。由于种种原因,两夹弦目前仅有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两夹弦剧团,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16年12月,我院将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列为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并启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 两夹弦项目。该项目将延续之前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目前已率先启动两夹弦剧种的理论研究工作和《两夹弦图典》编撰工作。

  聊斋俚曲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文艺样式,由蒲松龄将自己所写的唱本配合当时流行的俗曲时调创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聊斋俚曲自诞生以来,以口口相传的方式,长期流行于淄川地区。但世殊时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仅剩12个曲牌19首乐曲和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一家团体,俚曲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2017年年初,我院正式启动了聊斋俚曲的保护计划,先期已经在淄川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详细了解了聊斋俚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播情况以及剧团现在的创作演出情况,搜集了大量了文字音像资料。

  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的王安奎,在研讨会上说,理论作为实践的先导,艺术研究院出的这些成果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得代表,并且能和地方特色向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所用、对现代的生活产生影响,着实难能可贵。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承担起艺术研究的中坚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张振涛则强调了非遗传承的安全性和紧迫性问题,并拿“雅乐”这种表演形式举例子,相比起国内,反而日韩更重视对“雅乐”的传承、研究和开发。他说,有些好的非遗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去珍惜,自己不要,别人会要,久而久之,极易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

  省内专家,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启光则用“立意高远、成果辉煌和全面合作”来评价项目,认为“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避免了艺术系统的封闭和隔膜,“不让任何一个地方濒危剧种消亡”不光要掷地有声,还要有具体的能够落地的举措和办法。作为艺术教学机构,不能光在象牙塔里做学问,还要接地气,和地方院团打成一片,“主动出击”,创作出更好的新剧目。

  研讨会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酝酿三年、精心打造的科研成果——山东省文化厅“大师引进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儒学与艺术学论丛》与“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寻百年之声 传文化之脉——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课题项目拯救濒危剧种蛤蟆嗡成果集》同时发布。

作者:朱训壮 陈志富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