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德州经济运行平稳较快 稳中有进

04.09.2014  17:48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德州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80.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73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77.49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增加值711.43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67.54亿元,同比增长10.4%。三次产业占比为9.8:56.3:33.9。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36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44.89亿元,同比增长3.8%;林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4.6%;牧业产值97.68亿元,同比增长4.0%;渔业产值12.04亿元,同比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74亿元,同比增长5.0%。
  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全市夏粮总产达到415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同比增长4.5%;亩产538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增长1.1%,实现了德州市夏粮生产历史上的“十二连增”。
  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上半年生猪出栏247.3万头,同比下降0.9%;家禽出栏6449万只,同比下降9.5%;全市肉类总产量为37.1万吨,同比增长0.3%;禽蛋产量17.8万吨,同比下降1.3%;生奶产量为10.4万吨,同比下降6.3%;水产品产量4.55万吨,同比增长0.2%。
  (二)工业运行平稳,建筑业稳步发展。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轻工业增长同比13.1%,重工业同比增长15.5%。重点调度的22种产品中,有15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8.2%。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服装同比增长47%,功能糖同比增长28%,化肥同比增长24.6%。另外,平板玻璃、太阳能热水器、家具等产品产量继续回落。工业用电继续回升,累计用电79.2亿千瓦时,增长6.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55.49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利润246.03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税409.99亿元,同比增长12.4%。903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同比增加111 家,1055 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同比增加 131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6.1亿元,同比增长2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位放缓。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3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17.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9.0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6.3亿元,同比增长34.8%。技改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35.9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工业投资的62.9%,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增多。全市新开工项目860个,完成投资358.7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0个,同比增加64个;完成投资191.5亿元,同比增长35.7%。
  房地产开发稳中有降。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0.9亿元,同比增长30.5%;新开工面积49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1%。商品房销售面积18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商品房销售额72.2亿元,同比增长4.9%。
  (四)消费市场平稳,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3.1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92.81亿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0.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2.6%。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6.11亿元,同比增长13.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8.34亿元,同比增长11.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3亿元,同比增长39.6%,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65.14亿元,同比增长15.8%。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2.1%。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4%,鲜菜价格下降14.8%;烟酒价格上涨2.1%,衣着价格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6.9%,居住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价格均下降0.6%。
  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5%。
  (五)对外贸易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累计完成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进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四大类骨干商品出口均保持正增长。从出口地区看,传统市场中,对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4.3%、14.4%,环比分别下降4.9、2.7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出口好于传统市场,对中近东、南美洲出口分别增长40.3%、14.1%,环比分别增长20.2、2.6个百分点。
  (六)财税稳步增长,金融运行稳健。
  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9.1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部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主体四税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公共财政支出143.6亿元,同比增长20.4%,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各项民生支出共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17.3%;科技、环保、交通运输等各项重点建设性支出完成34.7亿元,同比增长19.6%。
  上半年,国税收入52.53亿元,同比增长9.5%;地税收入65.66亿元,同比增长15.0%。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28.42亿元,比年初增加204.2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42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0.2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86.83亿元,比年初增加91.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96.3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3亿元;中长期贷款553亿元,比年初增加80.17亿元。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职工工资稳步增长,就业状况继续改善。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4元,同比增长10.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33元,同比增长13.7%。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57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53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在岗职工(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为20635元,同比增长13.0%。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3.6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6.7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5.33%。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德州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平稳较快”、“稳中有进”。
  “平稳较快”,首先是“稳”,主要体现在三个“稳”上,就是经济稳增长,就业稳增加,物价平稳。上半年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同比有所回落,但保持了2位数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0.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3.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2.1%。经济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总体平稳。其次是“快”,主要体现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高于全省,增幅均保持在全省前列,仍属于较快增长。
  “稳中有进”,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上。
  “一进”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5%提高至33.9%,提高1.4个百分点,加快了德州市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工业拉动向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的转变。在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普遍高于传统产业增速。消费领域,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势头良好。
  “二进”是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两税(国税、地税)占GDP的比重为8.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比重为74.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三进”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从用电量和客货运输周转量这两个实物量指标观察,全社会用电量增幅由一季度的4.5%提高到上半年的6.4%,其中工业用电量增幅由一季度的5.8%提高到上半年的6.7%;旅客运输周转量增幅由一季度的3%提高到上半年的4.1%,货物运输周转量增幅由一季度的7%提高到上半年的7.2%,这与德州市经济稳中有进的趋势是相符的、协调的。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角度观察,更趋协调。上半年,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出口额三项指标的增幅在12.5%-18.9%之间,增幅差距在6.4个百分点以内,而去年同期增幅差距却达到18.1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由一季度的12.5%提高到上半年的12.9%,出口额增幅由一季度的7.1%提高到上半年的12.5%,消费、出口呈现逐步好转迹象,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更加均衡。
  “四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刚才发布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城乡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1:0.41缩小到目前的1:0.4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总之,上半年德州市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当前的形势还是比较复杂的,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结构不优、发展不平衡、实体经济仍较困难、产能过剩的矛盾尚未有效化解等问题,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三、下半年经济走势展望
  从下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来看,有利不利因素并存,但总体上有利因素居多,下半年经济发展将继续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总体运行状况可能将好于上半年。
  首先,外部环境虽然依然复杂多变,但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因素逐步显现。尽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总体向好的迹象在增多。国家稳增长的政策信号比较明确,一系列已经出台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融资环境、放宽准入门槛等定向调控的政策措施正在加紧落实之中,下半年其积极效应将会逐步显现。进入6月份以来,实体经济已呈现出积极变化。在财政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定向降准以及结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利好措施推动下,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4个月回升,并创6个月高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高于荣枯线5个百分点。多迹象显示,宏观经济企稳态势已基本确立。
  其次,虽然遇到多重压力,但德州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平台上。一是发展稳定性较好。德州经济外向度低,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客观上分散了市场风险,缓冲了下行压力。二是政策优势逐步显现。德州被纳入“一圈一带”的政策叠加优势逐步显现,在资金扶持、项目布局、先行先试等方面获得更多倾斜,为实现各节点目标提供强大外力支持。三是发展后劲及支撑向好。借助区位、资源、政策等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以现代产业培植、骨干企业壮大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招商引资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截止目前,全市共有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435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持续拉升经济增长势头。从6月份新增贷款、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呈现的增长有所加快的势头已经预示着下阶段经济继续向好的可能性增大。
  总体判断,随着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回暖,德州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将有望完成。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
山东省总工会关于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议书
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 当前,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