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淄博市经济运行稳中缓升 转型升级仍需努力

04.09.2014  17:49

  今年以来,淄博市上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强化“发展实干”和“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导向,着力在转调创中实现稳增长、提效益。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缓升态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运行中既有亮点,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GDP18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727.2亿元,增长5.5%。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夏粮再获丰收。随着核心丰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全市夏粮单产再创新高,单产水平达435.5公斤/亩,比上年每亩增加8.3公斤;总产水平受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影响,比上年减少0.5万吨,达75.6万吨。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幅分别较1-5月、1-4月和一季度提高0.3个、0.5个和1个百分点。虽然工业生产增速已降至近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从今年的运行趋势看,稳中有升。上半年,轻工业增势较好,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过重工业,实现11.3%的增长。行业增加值增长面和产品产量增长面继续扩大,分别比一季度提高5.2个和1.5百分点。企业产销率有所提高,上半年达97.7%,比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
  (三)固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8.4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1%,服务业投资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同比增长47.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5:58.5:40调整为1.2:58.9:39.9。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占据主导,占比达79.1%,同比增长21.4%,而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分别同比下降89.8%和21.5%。
  (四)销售需求稳中略升,对外经贸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75亿元,增长12.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8亿元,增长9.7%。乡村市场活跃度明显高于城镇,上半年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长24.9%,高于城镇15.8个百分点。消费热点纷现,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其中家具类增长29.9%,汽车类增长15.1%,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15%。
  对外贸易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增长5.6%;进口增长0.2%。以上三项指标增幅均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出口产品中,医药类增长最快,增长31.3%,其次为建材产品,增长24.1%,石油化工塑料橡胶类产品增速稳步提高,由一季度下降4.8%转为上半年增长2.5%。
  (五)财税收入趋好,金融运行稳定。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地税收入102亿元,增长3.6%,延续了二季度来的一位数增长局面。国税收入受海关代征管理地由青岛变换为济南,导致业务量减少和齐鲁石化缓交税款等因素影响,增速下降1.8%。上半年,全市国地两税总收入229.8亿元,同比增长0.6%,但比一季度回升3.6个百分点。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847.5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49.1亿元,比年初增长8.7%。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443.9亿元,比年初增长4.9%。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69.35亿元,同比多增14.47亿元,新增短期贷款48.98亿元,同比少增2.8亿元。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投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64.3%。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7%,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46元,增长12.4%。
  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在各方因素影响下,全市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新情况。
  变化一:微刺激政策效应显现。上半年,国家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微观刺激政策,从目前情况看,政策效应正在显现,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上半年全市GDP增长7.4%,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从具体领域看,工业生产正在回升,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8.3%提升至上半年的9.3%;市场消费有所好转,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也全部由负转正。投资增幅虽比一季度回落,但仍保持了17.3%的较高增速。同时还有一些相关指标,如工业用电量累计增幅逐步回升,PPI降幅逐步收窄,这些都显示出了经济走势有稳中趋升迹象。
  变化二:结构调整更趋优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一是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8.4%,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3、2.3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是工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类型的先进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其中装备工业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年初提高0.7个百分点。三是先进产业提质增效,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6.2亿元,增长10.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利润、利税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个和1.7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利润、利税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5个和0.1个百分点。
  变化三:资金投入出现积极变化。一是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3%,高出全部投资增幅14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投资增幅13.7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6.3%。二是传统产业升级加速。全市积极实施以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为主的技术改造计划。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440.1亿元,增长27.3%,高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78.5%。三是增大了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264.3亿元,同比增长20.7%,高出全部投资增幅3.4个百分点。另外房地产业投资不再是一枝独秀,之前的一些薄弱领域受大项目带动作用,增长迅速,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7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251.8%。
  变化四:信贷结构有所改善,重点方面支持有力提高。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速快于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增速大幅下降。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月末余额增速快于短期贷款7.3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达61%,比短期贷款新增额占比多出18个百分点。而同期票据融资余额同比下降22.9%。表明不少信贷资金通过投资领域进入了实体经济,而企业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短贷长用等方式融资的情况有所减少,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展现出了积极态度。从投向结构看,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三农、重点项目的贷款力度。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增加44.9亿元、68.5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2.97个、2.6个百分点;对全市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113.7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14%。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面总体稳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三不足三制约”。
  不足一:投资后劲有待加强。当前,淄博投资增长虽总体保持稳定,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民间投资意愿下滑。全市民间投资一改前几年迅猛增长势头,显现收缩态势。1-6月同比增长14.4%,不仅低于上年末5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是全市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0%左右),其投资活力的减弱,必将影响整体投资的后劲。二是大项目投资规模下降,建设进展偏慢。上半年,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单个项目的计划投资额为3.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单个项目的计划投资额为2.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亿元,大项目的投资规模下降明显。从完成投资情况看,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幅仅比全部投资增幅高3个百分点,而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比全部投资还低1.7个百分点,表明大项目完成投资增幅相对偏低,项目建设进展偏慢。三是“两高”行业投资仍然增长较快,占比较高。上半年,全市“两高”行业投资达331.2亿元,增长20.1%,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高达59%。而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工业投资增长较慢,占比偏低。1-6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3%和1.9%,占比分别为23%、21%,两项投资增速、占比均不如“两高”行业。
  不足二: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一是整体工业效益水平下滑明显。从上年8月份开始,全市工业企业效益水平一直低位徘徊,且呈不断回落态势。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6.8%,0.86%和0.51%,分别比上月回落1个、0.8个和0.3个百分点,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5.9个和8.1个百分点。二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型企业盈利水平欠佳,其中341家中型企业利润下降0.7%,2539家小型企业利润仅增长0.1%,两种类型企业利润增幅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限,势必影响到其正常的运营和扩大再生产,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盈利基础不牢,一方面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尤其是作为重点产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产品价格持续下挫,产品价格下滑挤占了企业利润。另一方面,由于能源价格、劳动力、融资成本的刚性上涨,使本来就盈利困难的企业利润空间更加狭小,企业正常运营压力加大。上半年,规上工业利润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6.3个百分点,比主营业务成本增幅更是低了7.1个百分点。另外6月当月,工业品购销价格剪刀差再现,产品出厂价格能否持续高于购进价格存在不确定性,企业盈利基础不稳。
  不足三:服务业发展缓慢。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增5.5%,不仅低于同期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也低于全省、全国水平。从运行走势看,服务业增速比上年末和今年一季度分别低3.2个、0.3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的趋势相悖。从增长动因看,全市服务业过度依赖于传统产业。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0.1、0.2个百分点,下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0.4个百分点,两大主导产业增幅下滑成为服务业发展慢于一季度的主要原因。从发展后劲看,服务业投资增幅由年初的增长48.4%回落至上半年的17%,投资比重也比年初低了2.9个百分点,投资后劲不足也不利于服务业的后续较快发展。
  制约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通过对全市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汇总分析,38%的受访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问题,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外部因素。从PPI看,1-6月淄博PPI为99.1%,已连续26个月同比下降。需求长时间低迷,导致实体经济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是企业生产谨慎,开工严重不足。56.7%的受访企业开工率不足70%,不少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濒临倒闭。二是由于市场预期不稳定,企业投资意愿下降。76%的受访企业表示近半年内没有投资意愿,有投资项目的企业项目进展程度低于30%的占46.8%。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项目进展缓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制约二:银行资金相对充裕与企业融资困难共存。虽然银行在增加信贷投放方面积极探索,但整体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还是有限。从银行存贷款看,今年以来,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呈上升趋势,由年初的同比增长8.3%上升至6月末的11.5%(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而贷款余额增速则呈下降趋势,由年初的增长11.1%下降至6月末的10.2%(今年以来的最低增速),金融存贷比也由年初的68.4%下降到当前的63.5%。存贷增速一升一降,表明银行存在部分资金资源被闲置,贷不出去的情况。与之对应的是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较为突出。在调研的400家规上工业中,20.1%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虽然商业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宽,但仍有不少企业贷不到款或贷到款的利率上浮。更有甚者,认为银行放贷门槛高或不会放贷而放弃申请贷款。从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情况看,全市规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增长较快。6月末,两项资金合计736.5亿元,同比增长15.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26.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制约三:财政持续增收压力加大。受企业效益不佳影响,全市财政收入持续走低,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比上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已连续18个月维持一位数增长。同时受结构性减税、营改增扩大范围等减轻企业税负政策的影响,后期财政增收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从上半年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受上述政策影响增速已明显放缓,营业税同比仅增长3.5%,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5.5%,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3.7个和0.6百分点。
  四、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从有利因素看,全国二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向好,保持了7.4%的中高速发展速度;PMI指数6月份达到51%,连续4个月回升,市场预期继续好转。全市当前经济发展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和问题,但国民经济整体平稳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市综合实力继续增强,财税收入、消费、工业生产逐月好转,出口复苏回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物价涨势平稳,投资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些都为下半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外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仍然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出台的定向微刺激政策将会继续对经济产生有利影响。从不利因素看,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依然然存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负面效应外溢,地缘政治动荡等不利因素将继续给对外贸易带来压力。同时三期叠加的影响仍会持续放大,结构调整的阵痛在传统产业领域仍然不会减轻,淄博市作为老、重工业城市,产能过剩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因此结构调整的阵痛可能会比其他地市更长一些,这必然会对经济发展加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另外房地产业的自身调整,短期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所冲击。但总起来看,有些不利因素和问题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大于下行压力。因此初步判断下半年,全市经济发展仍将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部分经济指标可能会出现震荡,但经济结构将更趋优化。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
山东省总工会关于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议书
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 当前,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