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意见

04.12.2014  14:02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意见

  鲁政发〔2014〕1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布局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促进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综合发展、集成发展、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完善运输通道、构建城际交通、强化综合枢纽、提升运输服务为重点,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运输服务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适度超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到前列、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适度超前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运输由基本适应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2.强化综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宜水则水、宜陆则陆,优化运输结构;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要求,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输服务。

  3.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供多样化出行选择,满足多层次运输需求;优化换乘条件,改善出行环境,提高服务品质。

  4.绿色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资源,大力发展铁路、水运和公共交通等低碳、高效、大容量运输方式,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能源推广应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大气污染,着力环境保护。

  5.多元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的渠道和途径。

  (三)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全省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铁路快速客运网、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基本建成,普通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油气管网更加完善,“一纵三横”内河航道网络初步形成,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和机场布局基本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更加衔接配套,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运输服务更加安全高效,管理体制更加协调顺畅,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规模目标。铁路营业里程90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5400公里;公路总里程27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5万公里,高速公路76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车道里程4万公里;内河航道2200公里;油气管道1500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16个,通用机场30个;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30个以上。

  2.通达目标。50万人和20万人以上的城镇快速铁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5%和80%,覆盖全省85%的人口;航空服务覆盖率100%;沿海港口实现铁路、高速公路集疏运;干线机场实现与轨道交通连接。市区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实现中心城区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全覆盖。

  3.时效目标。济南、青岛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济南、青岛与周边设区市均实现1小时交通圈;各设区市与其所辖县(市、区)基本实现1小时交通圈;所有县、市(区)及港口、机场等规划节点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纵向重点构建滨临通道,提升京九通道,完善青烟威日、京沪通道;横向重点提升济青通道,完善菏兖日、德龙烟威通道,尽快形成完善的“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在通道建设中,优先发展铁路,提高对外中长途客货运输能力和城际客运服务水平;完善高等级公路,为城际货运、物流配送和个性化出行提供服务;积极发展水路,降低大宗散货运输成本;加快发展民航,满足长距离客运及高附加值货运需求;完善管道设施,保证油气等能源物资运输;着力建成以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以普通国省道公路为辅,水运、民航、管道为补充,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具备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功能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二)构建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构建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更好地发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组织调度省内各城市运行的中心作用。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重点发展集约化的公共客运,优先利用济青、石济等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加快推动城际铁路客运公交化;持续推进国省干线升级改造,以穿城路段的改线工程为重点,强化高等级公路建设,以推动沿线城镇化发展;形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客运系统和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国省干线普通公路为补充的货运系统。

  (三)打造宜居绿色城市交通。优化城市道路网,在主城区重视和加强城市道路微循环和支路网建设;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公共交通发展,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提升公交出行分担比例;有序推进出租车管理改革,促进出租车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停车产业化,实施差别化停车供给策略,加强执法管理;注重交通需求管理,更多利用经济手段,有效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改善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环境,支持新能源车辆利用,倡导绿色出行;加强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力。

  (四)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完善以新型城镇为中心,覆盖乡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公路网络,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保、渡口改造(渡改桥)、客运场站等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和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公路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建立完善符合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的道路客运运营和管理系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农村百姓提供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经济舒适、沟通城乡的客运服务。

  (五)强化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客内货外、集约一体、强化衔接”的原则,集约布局各类场站设施,突出一体化衔接,有效承载多种服务功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便捷换乘、高效换装。

  加强客运枢纽建设。以铁路、民航加快建设为契机,整合公路长途客运站、城市轨道、公交枢纽等于一体,形成便捷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优化城市客运枢纽布局,尽可能将客运枢纽引入城市中心区。合理确定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规模,注重经济适用,鼓励开放式、立体化方式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集疏运系统建设,将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客运线网的重要控制点,同步建设或预留相应换乘设施;力求公交在客运枢纽集散方式中换乘最便捷,尽可能实现同站换乘,优化换乘流程,缩短换乘距离。城市重要客运枢纽之间建立快速、直达客运通道。

  推进货运枢纽建设。统筹考虑运输市场需求,调整外迁城市中心区大运量货运场站,与产业园区、港口、机场、铁路枢纽一并整合提升,实现向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转变。加快推进港口、铁路等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建设,并同站建设换装设施。其中,沿海港口(区)根据集疏运需求建设高等级公路,强化铁路疏港支线及联络线建设;液体化工码头同站建设管道输配设施;铁路货运枢纽应建设能力匹配、衔接顺畅的公路集疏运网络。

  (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加快研发应用安全可靠、先进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各类装卸设备、运输工具和标准化的成组运载装备,提升技术和装备整体水平。积极调整运输装备结构,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提高中高级客运班车比重,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乡村客车;引导货运车船等运输设备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甩挂车、多轴重载车、集装箱车辆、城市货运出租车和其他专用车辆;鼓励航运企业继续扩大船舶规模和优化船舶结构,组建石化、煤炭、矿砂、集装箱等专业海运船队。鼓励各类机构开展综合运输换乘换装衔接技术、装备和工艺创新。推进条码、射频、全球定位系统、行包和邮件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七)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北斗系统、电子支付等技术手段,对交通领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控支撑。完善综合运输信息服务系统顶层设计,打破地区、行业分割,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与相关信息平台间的数据交换,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构建综合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管理和运营服务的一体化。完善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交通动态信息公共服务,为公众通畅出行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八)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围绕提供全程化的运输服务,加强协调,破除行业政策壁垒,营造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跨行业、跨区域的运输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运输企业。强化各种客运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推动客运联程系统建设,全面普及电子客票、联网售票,逐步实现旅客运输“一个时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张旅行票”。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大宗散货海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公路甩挂运输,实现货物运输“一票到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快递等先进一体化运输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货运系统。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协调解决重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有关问题,研究提出加快综合交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强与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密切关注周边省份相关情况,加强沟通合作,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各级政府在公路建设、运营和养护管理中的关系。配合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空域资源开放程度。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理顺资产管理关系,突出市场主体地位,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三)强化规划指导。增强《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完善规划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各项规划任务。依据《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编制完善有关专项发展规划。

  (四)创新枢纽管理。鼓励组建公司实体作为业主,负责单体枢纽的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依法确定具有资质的设计研究机构,牵头组织协调各交通专业,实行总体设计、分项负责。统筹枢纽建设项目的开工时序、建设进度和交付时间,使各类设施同步运行,功能同步实现。创新管理模式,培育专业化枢纽运营管理企业,保障综合交通枢纽整体协调运营。

  (五)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继续加大财政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发行交通债券。通过建立省级铁路发展基金、铁路资产证券化滚动融资等金融工具,募集铁路建设资金。探索建立新型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建养模式,破解公路建养资金瓶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民航和内河水运发展。积极推动“以地养路”,通过土地增值收益筹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养资金。鼓励枢纽综合开发,打造城市综合体,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开发盈利用于枢纽的建设运营。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25日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1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