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审计:五载创新结硕果,跃马扬鞭拓新程

31.08.2017  13:02

连续12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项目数量和质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省内审工作考核实现3连冠;连续4年全市综合考核名列三甲;连续多年荣获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赢得这一系列殊荣的正是山东审计的后起之秀——德州市审计局。近年来,该局在省审计厅和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为德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审计新路,德州审计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集思广益,统筹谋划,审计方向明确、思路清晰

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没有出路,唯有创新求变才可逆势突围。为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争先创优,以局党组书记为班长的新一届党组,明确树立“全市立标杆、全省争先进、全国有影响”的奋斗目标,全力培育德州审计特色亮点,打造德州审计品牌。

(一)明确了“顶层设计、文化引领、业务强基、作风保障、争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一二三四五”工作部署。“一树”:树一流目标。以一流的班子、一流的队伍,争创一流的业绩。“二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创造德州审计经验。 “三争”: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全国优秀集体。“四抓”:抓文化引领,抓业务强基,抓作风保障,抓创新突破。“五实现”:实现思想大解放、境界大提高、能力大提升、业务大发展、作风大转变。

(二)绘就五年发展蓝图。按照“每年一个主题,突出一项重点,解决一方面问题”的原则,制定五年规划。2013年,“队伍建设年”,以优班子、强队伍为重点,打造结构合理、梯次接续、年轻化、专业化团队。2014年,“制度规范年”,以建制度、立规矩为重点,实现用制度管权、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2015年,“能力提升年”,以强素质、增能力为重点,锻造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胜仗的审计铁军。2016年,“提质增效年”,以抓质量、提效率为重点,争创一流业绩,实现业务质量大提升、制度管理大提效。2017年,“创新突破年”,以争省先、创国优为重点,打造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德州品牌。

二、制度建设为抓手,审计管理提档升级

事业要发展,制度是保障。德州市审计局坚持以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审计管理提档升级。

(一)机关管理科学规范。“任何事项只要出现两次就要考虑建章立制、进行规范”。2013年以来,修订完善涵盖综合管理、业务规范、考核督办、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制度70余项,编印《德州市审计局制度汇编》,人手一册,对照执行,大到决策部署、小到签字盖章,均有章可循,一改往日一事一议、反复拖沓的现象。在全省率先试行绩效管理模式,设立定性与定量考核指标,将个人工作写实记录、形成“业绩档案”,坚持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并重,全面反映个人工作业绩,并将其作为晋升提拔、评先树优、培训深造的主要参考依据,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干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同时推行目标承诺制,将全年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层层下发,同步跟进结果公告、统计排名、督导检查等硬性措施,营造出“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业务管理创新高效。以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为目标,积极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先后出台《德州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规程》、《审计项目限时制管理规定》及《案件移送事项管理办法》等,确保审计项目全程可调度、好把控、易督查;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对全市市县两级的内部骨干抽调、外部人员聘请、临时交办外派等人力资源统一调配;建立项目人员管理“月报送”机制,动态掌控全市所有审计项目的最新进度及业务人员的工作动向;大力推行一体化综合审计工作模式,以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为平台,推进各业务领域项目融合,形成了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民生等一体化审计模式;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德州市审计局审计整改约谈暂行办法》,并积极借助人大监督平台,定期向人大报送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报告,推动查出问题与促进发展、分析原因与推进改革、促进整改与推动问责、惩治腐败与促进廉政一体化落实;与市纪委、检察院等7部门建立反腐败协调工作联动机制,加大案件移送力度,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三)质量管理精细严密。坚持狠抓审计质量不动摇,进一步强化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优化审理流程,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实施项目质量检查、优秀项目评选、前置项目审理、审计业务评分制度等多项措施,全面提升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审计项目质效跨越式提升。2015年,全省表彰统一组织的18个审计项目中,德州占了11个,其中位列前三名的表彰项目6个;2016年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德州市三个参评项目分获第一、第三、第六名,2017年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德州市三个参评项目分获第一、第四、第六名,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同时荣获3个优秀审计项目的地市局,更为振奋人心的是《齐河县民政局2013年至2015年6月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项目》被评为审计署优秀项目,取得德州审计机关成立以来的最高荣誉,德州审计质量成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三、审计业务全面提升,各项工作亮点突出

业务是立局之本,德州市审计局坚持业务强基、不断强化业务建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优化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一)财政审计转型升级,全省一流。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在全省率先推行大数据工作模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营改增政策效果、政府性债务管理等,促进预算安排更加适应供给侧改革、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开展的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四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2015年度实施的陵城区农信社项目被评为全省第一名;税收征管审计连续三年被省审计厅通报表扬并荣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其中税收征管延伸审计的经验做法被审计署在全国推广,并多次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二)经责审计创新发展,全国知名。率先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创新搭建“任前告知、任中轮审、离任监督、交接盘点”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模式得到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的大力推广。推行“经济责任+”工作模式,强化项目融合,实现一次进点,多种成果,编写上报的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模拟实验室案例被审计署作为模板下发全国使用。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探索实行“一体审计、一个报告、一起定责”,促进责任落实。授权开展的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得到省审计厅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德州模式。在村级审计中,探索建立“组织牵头、审计指导、农业实施、部门联动、全面覆盖”的德州特色村审模式,赢得省内外审计机关的广泛关注。

(三)投资审计绩效转调,提质增效。围绕全市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关注工程建设质量,强化造价审核控制,积极推进投资审计向绩效审计转调,把资金使用与项目推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促进宏观层面上整合专项、优化结构、促进改革、提高绩效。2013年以来,共审计项目25个,涉及资金76亿元,审减资金13亿元,综合审减率达17%,人均为国家节约财政资金1.4亿元。其中市委党校新校区项目、“两河四案”项目、高铁新区项目等审减额都超过1个亿。同时,结合审计发现情况,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提交审计专报10篇,审计信息28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德州工作模式开创全省先例。

(四)内部审计纵深发展,全省领跑。在全省率先提出“帮、改、促、训”理念,充分发挥内审在审计全覆盖、审计力量建设、审计关口前移等方面的补充完善作用。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德州内审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名列全省第一,擦亮了德州内部审计品牌。在2016年内部审计论文评比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得到审计署的充分认可,推送的信息化成果荣获全国内部审计信息化优秀成果表彰,创造了地级市报送数量、获奖数量两个全国第一。

(五)民生审计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资金量大的新农合基金、社保基金、医保基金、教育、住房、扶贫、“三农”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关注资金使用效益,揭露侵害人民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全国统一组织开展的社保审计、地方债务审计等均获得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嘉奖。

四、狠抓文明创建,审计文化特色鲜明

文化是灵魂,是神韵,是力量。德州审计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兴审、素质强审战略,着力打造德州特色审计文化品牌。2013年来,连续4年全系统进入市级以上文明机关行列;2016年,全市11个县级审计机关中10个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德州市局更是连续1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抓核心培育,德审文化名扬齐鲁。融合审计职业规范和“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提炼形成“厚德尚法、笃实精业、廉洁奉献、创新卓越”的德州审计精神,引领审计人员奋发向上。借喻火之“阳光、激情、温暖、希望、奉献”等诸多品质,与审计“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构建以“跳跃的火焰”为主题的“六个一”文化格局。汲取地域文化精髓,建成“”文化为核心的展厅式文化长廊,设置审计文化书屋,开设“道德讲堂”,建设多功能职工娱乐活动室,谱写审计之歌《心如火焰》,设计审计徽章。同时,编印《德州审计》画册,记录德州审计发展变迁,激励广大审计干部踏实勤勉,砥砺前行。2016年11月,作为特邀代表在全省审计机关“信仰的力量”演讲比赛中现场演唱审计之歌,叫响了德州审计特色文化品牌。

(二)抓典型示范,四德文明润泽州城。坚持崇德向善,开展“四德”机关建设,设置“四德”榜,评选审计能手、十大孝星、爱岗敬业标兵、爱心人物、写作能手、计算机审计能手等,倡树一批典型模范,带动形成爱岗敬业、勤勉尽责、尊老爱幼、廉洁奉献的文明风尚。全市审计机关先后涌现出默默奉献三十载,甘为审计“老黄牛”的刘永健、以爱之名,用孝心为长辈撑起一片天的冯爱民、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陈光等一批先进人物。局机关唐为国荣获“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乐陵陈光家庭被评为山东省第一届文明家庭、德州市“书香家庭”、“幸福家庭”。

(三)抓作风建设,铁军形象深入人心。制定廉政回访、谈话、巡视等各项制度20多项,采取突击检查、审计回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纪检组明察暗访等方式督导落实;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和责任落实体系,完善科室和个人廉政档案,廉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签订廉政责任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每年到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召开警示会,组织观看廉政教育展览,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全覆盖监督,自觉接受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近五年来,该局无一人因违反廉政纪律被通报或处理。2013年,该局主动将被审计单位强行硬塞价值20多万元的礼品卡券一举清退,对被审计单位形成极大震撼,德州审计铁军形象深入人心。

五、强化队伍建设,铸造德州审计铁军

人才是审计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德州审计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全面打造审计铁军,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积蓄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精简机构、压缩编制的大环境下,德州市审计局党组按照“市县一体、同步推进”的原则,积极争取市县党委政府支持,市局增设7个机构及科室,新增编制36个,编制达到96个,较2013年增加60%,11个县市区审计机关增编134个,部分县市区局甚至实现编制翻一番,搭建起较为完整的审计机关基础架构。同时,畅通“出入口”,通过公开召考、队伍转业、遴选等方式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引进人才142人,审计力量不断壮大。

(二)班子建设取得新发展。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谋全局、抓发展、带队伍的能力。2013年以来,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共提拔调整3名正县级、2名党组成员、2名副县级干部,干部晋升均由内部业务骨干提拔,营造出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有为有位的良性循环。班子成员按照“定目标、定措施、定步骤、定责任”的原则,分线作战、协同配合将各线工作有序推进,形成领导率先垂范、压力层层传递、共同推动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培育德州审计特色、擦亮德州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局党组班子连续三年在市委组织部考评中取得100分的满分成绩,历次民主测评均获全票优秀,班子团结程度在全市机关单位首屈一指。

(三)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构建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的干部选拨任用机制。五年来,该局共提拔县级干部7人次,科级干部29人次。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5岁,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8岁,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7岁,其中80后科长9人,干部队伍年轻化极大提振了全局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分类、分层次实施定期培训、集中整训和业务考试,排出名次,以考促学;先后派出上百人次参与审计署、省委巡视组、省审计厅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队伍素质大幅提升;组织全市100多人赴南京审计学院集中培训,并作为首家地市级审计机关与该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打造互补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连年选派业务骨干赴山东财经大学学习计算机审计,并申办德州班,力争提前完成上级关于40岁以下业务人员过中级的要求。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面对审计变革的新时代,德州审计人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审计理念,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团结拼搏、务实求进、探索创新、奋勇争先,在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征程中,不断谱写德州审计新篇章、创造德州审计新辉煌!(袁卫)

 

聊城审计力促政府修订完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最近,聊城市审计局在开展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时发现,审计厅
泰安市审计局建章立制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为有效缓解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审计厅
威海市审计局推进四个“工程”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今年以来,威海市审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审计厅
淄博市审计局出台审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
为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厅
东营市审计局三措并举做好计划统计工作
今年以来,东营市审计局进一步重视计划统计工作,审计厅